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机械手检测

机械手检测

机械手检测需要做哪些项目的测试?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作为拥有CMA资质的综合型科研检测单位,能够参考机械手检测标准规范中的重复定位精度、机械臂负载能力、防尘保护检测等项目进行检验测试,并出具相关测试报告。.

机械手检测技术概述与应用

简介

机械手作为自动化生产与智能化作业的核心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手术、物流仓储及危险环境作业等领域。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操作安全性和任务可靠性。机械手检测技术通过对机械手的定位精度、负载能力、动态响应等关键参数的系统化评估,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与应用需求。检测过程不仅涵盖硬件性能验证,还涉及控制系统的逻辑测试与安全功能验证,是机械手研发、生产及维护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机械手检测的适用范围

机械手检测适用于以下场景:

  1. 工业制造领域:包括焊接、装配、喷涂等工序,需验证机械手的重复定位精度与负载稳定性。
  2. 医疗与科研领域:手术机器人需通过无菌环境下的运动精度检测,确保操作安全性。
  3. 危险环境作业:如核电站维护或化工处理,需评估机械手的耐腐蚀性与抗辐射能力。
  4. 消费服务领域:餐饮服务机器人需通过卫生标准测试及人机交互功能验证。

此外,检测还覆盖机械手全生命周期,从研发阶段的原型验证到使用中的定期维护检测,均需依赖标准化流程。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

    • 定位精度:机械手末端执行器实际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偏差,直接影响装配质量。
    • 重复定位精度:多次执行同一指令的位置一致性,反映机械手的稳定性。
  2. 负载能力测试 检测机械手在最大负载下的位移误差与结构形变,确保其承重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 运动轨迹与速度测试 验证机械手在复杂路径下的轨迹跟踪能力及加减速过程中的振动控制。

  4. 动态响应特性 包括阶跃响应时间、超调量等参数,用于评估控制系统的实时性与稳定性。

  5. 安全性能检测 包含急停响应时间、碰撞检测灵敏度及安全防护装置的可靠性测试。

  6. 耐久性测试 通过长时间运行或极端环境(高温、高湿)模拟,评估机械手寿命与材料可靠性。

  7. 软件与控制系统验证 检测控制算法的逻辑正确性、多轴协同能力及故障诊断功能。

检测参考标准

机械手检测需遵循以下国内外标准:

  • ISO 9283:1998《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规定了定位精度、轨迹精度等核心指标的测试方法。
  • GB/T 26125-2011《工业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涵盖机械结构、电气安全等综合要求。
  • ISO 10218-1:2011《工业机器人安全要求 第1部分:机器人本体》:明确安全防护与风险评估标准。
  • ISO 13849-1:2015《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适用于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验证。
  • IEC 60601-2-37:2007《医用电气设备 第2-37部分:手术机器人安全专用要求》:针对医疗场景的特殊检测规范。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定位精度检测

    • 方法:通过激光跟踪仪记录机械手末端在三维空间的实际坐标,对比理论值计算偏差。
    • 仪器:激光跟踪仪(如Leica AT960)、高精度标定靶球。
  2. 负载能力测试

    • 方法:逐步增加负载至额定最大值,使用应变片测量机械臂形变,结合位移传感器记录末端偏移量。
    • 仪器:多轴力传感器(如ATI Omega160)、电子万能试验机。
  3. 动态响应测试

    • 方法:向控制系统输入阶跃信号,利用加速度计与高速摄像机捕捉机械手振动与响应时间。
    • 仪器:动态信号分析仪(如NI PXIe-1082)、三轴加速度计。
  4. 安全性能检测

    • 方法:模拟碰撞场景,通过压力传感器与光电开关检测急停触发时间(需≤0.5秒)。
    • 仪器:碰撞测试假人、安全性能综合测试台。
  5. 耐久性测试

    • 方法:在恒温恒湿箱中连续运行机械手,记录关键部件磨损量及电气参数变化。
    • 仪器:环境试验箱(如ESPEC PL-3)、振动分析仪。
  6. 软件功能验证

    • 方法:基于模型在环(MIL)与硬件在环(HIL)仿真,测试控制算法的逻辑正确性。
    • 仪器:实时仿真平台(如dSPACE SCALEXIO)、总线分析仪。

结语

机械手检测技术通过多维度的量化评估,为设备性能优化与故障预防提供科学依据。随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未来检测将向智能化、在线化方向发展,例如通过嵌入式传感器实现实时健康监测。行业需持续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检测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适配,为机械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供更强保障。

检测标准

GB/T 31555-2015 铸造用机械手

DB44/T 1669-2015 注塑机专用机械手

EJ/T 566-1991 主从机械手通用技术条件

T/JQZN 003-2022 星型轮角向定位上下料机械手

GB/T 37324-2019 甲板作业用多功能机械手

T/ZZB 2464-2021 核工业用轻型电随动主从机械手

ISO 24044:2020 船舶与海洋技术甲板机

检测流程

1.测试对象确定和准备:确认测试对象,进行初步检查和准备工作。对于需要采样的测试,确认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的具体安排。

2.实验方案验证: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进行确认和协商。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3.委托书签订和费用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的内容、标准、报告格式等细节。确认测试费用并按照约定进行支付。

4.试验测试执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