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防火阀型式检验技术解析
简介
排烟防火阀是建筑消防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主要用于控制烟气扩散、阻断火势蔓延,保障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通道的安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温感或电控装置,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阀门,切断烟气与火焰的传播路径。由于其在火灾中的关键作用,排烟防火阀的性能必须经过严格的型式检验,以确保其可靠性、耐火性及环境适应性。型式检验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能够全面验证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是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评估产品合规性的主要依据。
检测适用范围
排烟防火阀的型式检验适用于以下场景及产品类型:
- 新建建筑消防系统:检验对象为安装于通风、空调及防排烟系统中的各类防火阀、排烟阀及组合阀门。
- 产品设计与改进: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或现有产品升级时,需通过型式检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 市场监管抽查:监管部门对市场上流通的排烟防火阀进行质量抽查时,需依据型式检验标准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 特殊环境应用:包括高温、高湿、腐蚀性环境等特殊工况下使用的防火阀,需通过针对性检测验证其性能稳定性。
检测项目及简介
排烟防火阀的型式检验需覆盖以下关键项目:
- 结构完整性检测 验证阀体结构设计是否符合防火要求,包括阀体材料厚度、叶片强度、密封件安装位置等。例如,阀体钢板厚度需≥1.5mm,叶片需具备抗变形能力。
- 耐火性能检测 模拟火灾环境,测试阀门在标准耐火时间(通常为1-3小时)内能否保持结构完整性和隔烟性能。检测中需观察阀门是否出现穿透性裂缝或明显变形。
- 动作性能检测 测试阀门在温感触发或电信号控制下的响应速度与动作精度。例如,熔断器在达到设定温度(通常为70℃或280℃)时需在60秒内完成关闭动作。
- 漏风量检测 在规定的压差条件下(如1000Pa),测量阀门关闭状态下的漏风量,要求≤700m³/(h·m²),以确保其气密性满足防烟需求。
- 环境适应性检测 包括耐腐蚀性(盐雾试验)、耐高温高湿循环试验等,评估阀门在长期使用或恶劣环境下的性能衰减情况。
- 重复启闭性能 模拟阀门在生命周期内的频繁操作,要求经过1000次启闭循环后仍能保持功能正常。
检测参考标准
以下为排烟防火阀型式检验的主要标准依据:
- GB 15930-2007《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 该标准规定了防火阀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是型式检验的核心依据。
- GB/T 9978.1-200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提供耐火性能测试的通用方法,包括炉温控制曲线和压力条件设定。
- 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用于评估阀体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 GB/T 15224-2010《建筑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阀》 补充规定了排烟阀与防火阀的联动控制要求及电气性能指标。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 耐火性能试验
- 方法:将阀门安装于耐火试验炉中,按标准升温曲线(如0-120分钟炉温从室温升至1150℃)加热,同时施加500Pa的正压差,观察阀门是否保持完整。
- 仪器:耐火试验炉(带温控系统)、压力传感器、红外热像仪。
- 动作性能测试
- 方法:在恒温箱中逐步升温至熔断器标称温度,记录阀门关闭时间;电控阀门则通过信号发生器发送模拟火警信号,测试响应延迟。
- 仪器:恒温试验箱、数字秒表、信号发生器。
- 漏风量检测
- 方法:使用风量测试装置在阀门两侧建立稳定压差,通过风速仪测量泄漏气流速度,计算单位面积漏风量。
- 仪器:风洞试验台、微压计、热线风速仪。
- 耐腐蚀性试验
- 方法:将阀体置于盐雾箱中,按中性盐雾试验(NSS)标准连续喷雾96小时,检查表面锈蚀及涂层剥落情况。
- 仪器:盐雾试验箱、金相显微镜。
- 力学性能测试
- 方法:通过万能试验机对阀门叶片施加轴向压力(通常≥1.5倍设计载荷),检测其抗变形能力。
- 仪器:电子万能试验机、位移传感器。
结语
排烟防火阀的型式检验通过多维度、多场景的测试手段,确保产品在真实火灾中的可靠性。随着建筑消防标准的不断提升,检测技术亦需同步迭代,例如引入数字孪生模型模拟极端工况,或采用AI算法分析耐火试验数据。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监管部门需加强市场抽检力度,共同推动消防设备质量的持续优化,为建筑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检测标准
GB 15930-2007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
NB/T 20417-2017核电厂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2624 流量测量节流装置 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
GB4717-1993 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检测流程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
检测报告用途
产品质量控制: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相关部门查验:工商查验,市场监督管控,招投标,申报退税等
协助产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