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余热回收器检测

余热回收器检测

余热回收器检测有哪些参考标准?检测方法有哪些?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依据相关检测标准,对余热回收器等样品的蒸发量测试、工作压力测试、烟气量测试、进口烟温、出口烟温等项目进行检验测试,一般7-15个工作日出具报告。.

余热回收器检测技术及应用分析

简介

余热回收器是工业领域中用于回收废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热交换原理,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介质中的余热转化为可利用的热能,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余热回收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节能效益与环保合规性。因此,对余热回收器进行定期检测与性能评估,成为保障其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余热回收器检测的适用范围

余热回收器的检测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1. 工业设备运行监控:针对钢铁厂高炉煤气余热回收、水泥窑尾气余热利用等场景,需对设备的热效率、泄漏率等参数进行监测。
  2. 节能改造项目验收:在余热回收系统新建或改造后,需通过检测验证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 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定期检测可发现设备内部积灰、腐蚀、堵塞等问题,预防突发性停机。
  4. 环保合规性检查:部分行业需依据国家或地方标准对余热回收效率进行合规性验证。

适用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管壳式、板式、热管式余热回收器,以及余热锅炉等衍生设备。

检测项目及简介

余热回收器的检测需涵盖性能参数、结构完整性及安全可靠性三大类指标,具体项目如下:

  1. 热工性能检测

    • 热效率:衡量余热回收器将废热转化为有效热能的能力,通常通过计算入口与出口介质的温度差及流量得出。
    • 压力损失:检测介质流经设备时的压降,评估其对系统整体能耗的影响。
    • 换热系数:反映设备传热效率的核心参数,需结合材料导热性能与流体动力学特性分析。
  2. 结构完整性检测

    • 密封性测试:通过气密性试验或氦质谱检漏法,排查设备焊缝、法兰等部位的泄漏风险。
    • 材料性能评估:利用超声波测厚仪、硬度计等设备检测金属部件的老化、腐蚀或磨损情况。
    • 振动与应力分析:评估设备在运行中因热膨胀或机械振动导致的应力集中问题。
  3. 安全与环保指标

    • 排放温度监测:确保出口烟气温度符合环保标准,避免低温腐蚀或二次污染。
    • 阻垢与防腐性能:针对水质或烟气成分复杂的场景,检测设备内部结垢速率及防腐涂层有效性。

检测参考标准

余热回收器的检测需依据以下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

  1. GB/T 28056-2011《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规定了热效率、排烟温度等参数的测试方法。
  2. GB/T 151-2014《热交换器》:涵盖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及检测要求。
  3. NB/T 47054-2017《热管式余热回收装置》:针对热管式设备的结构强度与传热性能检测标准。
  4. 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类余热回收器的安全检测。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热工性能检测方法

    • 温度与流量测量:采用热电偶、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如K型热电偶)和超声波流量计,实时采集介质进出口温度及流速数据。
    • 压降测试:使用差压变送器(如Rosemount 3051系列)记录设备前后压力差,结合流体力学公式计算阻力系数。
    • 热效率计算:依据能量守恒原理,通过公式 �=�有用�输入×100%η=Q输入​Q有用​​×100% 得出结果,其中 �有用Q有用​ 为回收热量,�输入Q输入​ 为废热总量。
  2. 结构完整性检测方法

    • 无损检测技术
      • 超声波检测(UT):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如Olympus EPOCH 650)检测焊缝缺陷或壁厚减薄。
      • 渗透检测(PT):通过着色渗透剂发现表面裂纹。
    • 气密性试验:充入压缩空气或氮气至设计压力的1.1倍,保压30分钟,观察压力表数值是否稳定。
  3.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 采用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如Agilent 34972A)同步记录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结合专用软件(如LabVIEW)进行动态分析,生成热力性能曲线与检测报告。

结语

余热回收器的检测是保障其高效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核心环节。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先进的仪器设备及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企业可精准掌握设备性能状态,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满足环保与安全生产要求。未来,随着在线监测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的融合,余热回收器的检测将逐步向智能化、实时化方向发展,为工业节能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撑。

 

检测标准

 

DB13/T 1440-2011 热管式余热回收器

JB/T 11890-2014 低中温工业气体余热回收利用成套装备通用技术条件

YB/T 4254-2012 烧结冷却系统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DB51/T 2177-2016 余热回收节能灶节能率测定方法

JB/T 11382-2013 烧结机余热回收利用成套装置性能测试方法

JB/T 11381-2013 烧结机余热回收利

 

检测流程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

 

检测报告用途

 

产品质量控制: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相关部门查验:工商查验,市场监督管控,招投标,申报退税等

协助产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