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抗脏污测试

抗脏污测试

抗脏污测试什么单位能做,有哪些检测项目?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为您提供的抗脏污测试服务,依照GB/T 37830-2019 抗污易洁涂膜玻璃等相关标准及非标准方法对样品检测的抗脏污测试等项目进行分析测试。.

抗脏污测试技术解析与应用

简介

抗脏污测试是一种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污染条件,评估材料或产品表面抵抗污染物附着及清洁性能的检测手段。随着消费市场对产品外观耐久性要求的提升,抗脏污能力成为衡量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建材、汽车、电子设备、纺织品等领域。该测试不仅能够帮助生产企业优化材料配方和工艺设计,还能为消费者提供直观的性能参考。

适用范围

抗脏污测试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1. 建筑材料:如瓷砖、涂料、石材等,需评估其在户外或潮湿环境中抵抗雨水、灰尘、油渍等污染的能力。
  2. 汽车工业:针对汽车内饰(座椅、仪表盘)和外饰(车身涂层)的抗污性检测,确保长期使用后仍保持美观。
  3. 电子产品:触控屏幕、键盘等易接触表面的防指纹和抗油污性能测试。
  4. 家用纺织品:如沙发面料、地毯等,需验证其抗咖啡渍、果汁等常见液体的污染特性。
  5. 医疗设备:手术台、器械表面需满足抗菌和易清洁的卫生要求。

检测项目及简介

抗脏污测试的核心项目包括以下几类:

  1. 耐沾污性测试 通过模拟污染物(如墨水、油渍、灰尘)与材料接触后的附着情况,评估其清洁难度。例如,采用标准污渍溶液滴加于测试样品表面,观察残留痕迹的明显程度。
  2. 易清洁性测试 在污染物附着后,使用规定清洁工具(如湿布、软刷)进行擦拭,记录清洁所需时间及表面恢复状态,量化材料的自清洁能力。
  3. 抗渗透性测试 针对多孔材料(如石材、木材),检测液体污染物是否渗入内部结构,通常通过截面切片分析渗透深度。
  4. 耐化学试剂测试 评估材料对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的耐受性,避免清洁过程中表面发生腐蚀或变色。

检测参考标准

抗脏污测试需遵循国内外权威标准,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常见标准包括:

  1. GB/T 3810.14-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 适用于陶瓷砖表面的抗污能力评估,通过对比污染前后的色差等级进行判定。
  2. ISO 20566-2019《色漆和清漆 汽车涂层抗污性的测定》 规定汽车涂层抗污测试的污染物类型、施加方法及评价流程。
  3. ASTM D4828-2018《标准试验方法 涂层耐沾污性的实用评估》 采用炭黑污染法模拟实际环境,适用于建筑涂料的抗污性能检测。
  4. JIS L 1912-2016《纺织品抗污性能试验方法》 针对纺织品,通过滴加人工汗液、食用油等污染物,评估其抗污和去污效果。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摩擦法 原理:使用摩擦试验机模拟日常擦拭动作,定量分析污染物残留量。 仪器:线性往复摩擦试验机(如Taber Abraser)、恒压清洁装置。 步骤:将污染物均匀涂覆于样品表面,设定摩擦次数和压力,清洁后通过色差仪测量ΔE值。

  2. 喷涂法 原理:通过喷枪将污染物均匀覆盖在样品表面,模拟自然污染过程。 仪器:气动喷涂设备、恒温恒湿箱。 步骤:喷涂后静置24小时,观察污染物附着形态,使用显微镜分析表面结构变化。

  3. 浸渍法 原理:将样品浸入污染溶液中,测试液体渗透性及清洁后的恢复能力。 仪器:浸渍槽、离心脱水机。 步骤:记录浸渍时间,取出后测量重量变化,并通过分光光度计评估颜色稳定性。

  4. 加速老化法 原理:利用紫外线老化箱模拟长期光照和温湿度循环,加速污染物与材料的反应。 仪器:QUV紫外线老化试验箱、氙灯耐候试验机。 步骤:样品在老化箱中暴露一定周期后,对比污染前后的光泽度、色差等参数。

总结

抗脏污测试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为材料研发和产品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环保法规的完善和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高,未来测试技术将更加注重模拟真实场景的复杂性(如多污染物叠加作用),并推动智能化检测设备的普及,例如结合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污染等级的自动判定。企业需根据自身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案,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检测标准

GB/T 37830-2019 抗污易洁涂膜玻璃

GB/T 1761-1979 漆膜抗污气性测定法

FZ/T 24012-2021 拒水、拒油、抗污山羊绒针织品

BS ISO 14635-1-2000 齿轮.FZG试验规程.有关齿轮油的抗污性的FZG试验方法A/8、3/90

ASTM D2091-1996(2011) 天然漆抗粘污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F1486-1996(2002)

检测流程

1、客户在线或来电咨询,向研究所提出检测需求,简述样品信息。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样品递送流程,上门取样/送样/邮寄样品。

3、工程师实验小组,对样品进行一个初步的检测,获取样品的特性以及相关指标。

4、工程师根据客户的需求,根据多年的研发检测经验,定制完整的试验方案。

5、对样品进行实验,得到相关实验结果数据,整理实验数据,出具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