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吸音降噪性能测试

吸音降噪性能测试

吸音降噪性能测试需要做那些项目的测试?检测报告办理费用是多少?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是拥有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认定证书,具备CMA资质和非标检测能力,取得了国家和中关村双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

吸音降噪性能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简介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化水平提升,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境问题。吸音降噪材料及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成为控制噪声污染的核心技术手段之一。吸音降噪性能测试通过科学手段评估材料的声学特性,为建筑、交通、工业设备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撑,确保其满足噪声控制要求。本文将围绕吸音降噪性能检测的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标准体系及方法展开系统性阐述。

一、吸音降噪性能检测的适用范围

吸音降噪性能测试主要面向各类具有声学调控需求的材料与结构,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 建筑声学领域:如墙体、天花板、隔音板、吸音棉等建材,需通过测试验证其隔声量(Sound Transmission Loss, STL)和吸声系数(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2. 交通工程领域:高速公路隔音屏障、轨道交通吸音罩、飞机舱内降噪材料等,需评估其降噪系数(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 NRC)和频率响应特性。
  3. 工业设备领域:发电机组隔音罩、管道消声器、机械设备阻尼材料等,需测试其插入损失(Insertion Loss, IL)和声功率级衰减效果。
  4. 消费产品领域:耳机、汽车内饰、家用电器等,需验证其声学舒适性及合规性。

通过检测,可明确材料的适用场景与性能边界,为设计优化和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二、检测项目及技术简介

吸音降噪性能测试涵盖多个核心指标,具体如下:

  1. 吸声系数(α) 吸声系数表示材料表面吸收声能的比例,范围在0(全反射)至1(全吸收)之间。测试时需覆盖100 Hz至5 kHz的频率范围,分析材料在不同频段的吸声特性。

  2. 隔声量(STL) 隔声量用于评价材料对空气传声的阻隔能力,单位为分贝(dB)。通过测量声源侧与接收侧的声压级差,结合结构面积和吸声条件计算得出。

  3. 降噪系数(NRC) 降噪系数为250 Hz、500 Hz、1 kHz和2 kHz四个频段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用于综合评价材料的宽频吸声性能。

  4. 插入损失(IL) 插入损失指安装降噪装置前后噪声级的差值,适用于消声器、隔音罩等设备的性能评估。

  5. 声阻抗与流阻率 声阻抗反映声波在材料内部的传播特性,流阻率则用于表征多孔材料对气流的阻力,两者共同影响材料的吸声机制。

三、检测参考标准体系

吸音降噪性能测试需遵循国际及国家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技术规范,主要标准包括:

  1. ISO 354:2003 《Acoustics—Measurement of sound absorption in a reverberation room》(声学—混响室吸声测量),规定混响室法测定材料吸声系数的流程与条件。
  2. ISO 10140-2:2021 《Acoustics—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of building elements—Part 2: Measurement of 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声学—建筑构件隔声实验室测量—第2部分:空气声隔声测量),适用于墙体、门窗等构件的隔声量测试。
  3. GB/T 20247-2023 《声学 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中国国家标准,详细说明阻抗管法测试多孔材料声学参数的方法。
  4. ASTM E1050-2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mpedance and Absorption of Acoustical Materials Using a Tube, Two Microphones, and a Digital Frequency Analysis Syste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规范双传声器阻抗管法的操作流程。

上述标准为实验室与现场测试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可比性。

四、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1. 混响室法

    • 原理:通过对比空场与放置吸声材料后混响室内声压级的衰减速率,计算材料的吸声系数。
    • 仪器:混响室、无指向性声源、传声器阵列、声级计及数据处理系统。
    • 适用性:适用于大面积均质材料的宽频带吸声性能测试。
  2. 阻抗管法

    • 原理:利用驻波管或传递函数法,测量材料表面的声压反射系数,推导吸声系数与声阻抗。
    • 仪器:阻抗管(如B&K 4206型)、双传声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
    • 适用性:适合小尺寸样品的高频(100 Hz至6.3 kHz)快速检测。
  3. 声强法

    • 原理:通过声强探头测量声能流,直接计算隔声量或插入损失。
    • 仪器:声强探头(如B&K 3599)、多通道分析仪、噪声源(如白噪声发生器)。
    • 适用性:适用于现场测试及复杂声场环境下的隔声性能评估。
  4. 人工头测量法

    • 原理:模拟人耳听觉特性,测试耳机等产品的主动降噪效果。
    • 仪器:人工头(如HEAD Acoustics HMS II.3)、仿真耳、噪声模拟系统。

五、结语

吸音降噪性能测试是连接材料研发与工程应用的关键环节,其标准化与精细化程度直接影响噪声控制技术的进步。随着声学仿真技术的突破与智能检测设备的普及,未来测试方法将更加高效、精准,推动吸音材料在绿色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完善标准体系、优化检测流程,可为噪声污染治理提供更坚实的技术保障。

检测标准

GB/T 33620-2017 纺织品 吸音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GB/T 38387-2019 桥梁橡胶降噪伸缩装置

BS EN 1794-1-2018 道路交通降噪设备.非声学性能.机械性能和稳定性要求

JT/T 646.5-2017 公路声屏障 第5部分:降噪效果检测方法

DB53/T 756-2016 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应用技术指南

DIN EN 1793-1-2017 道路交通减噪设备.

检测流程

确定测试对象与安排: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确定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安排;

制定验证实验方案:与委托方确认与协商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详情,确定费用,并按约定支付;

进行实验测试:按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报告:分析试验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符合要求的测试报告,并及时反馈测试结果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