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样品前处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生物样品转化为适合分析的形式,确保铁元素有效提取并去除干扰物质,如蛋白质或脂类,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铁含量测定:使用光谱或色谱技术定量分析样品中的铁浓度,为生物利用度计算提供基础数据,确保结果精确可靠。
生物利用度计算:基于铁吸收模型和实验数据评估铁在生物体内的利用效率,涉及吸收率、分布和代谢参数的综合分析。
标准曲线建立:通过系列标准溶液绘制校准曲线,用于仪器定量分析,确保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和准确性。
质量控制:包括空白试验、平行样分析和加标回收等步骤,监控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干扰消除:识别并消除样品中可能影响铁检测的干扰因素,如其他金属离子或有机物质,通过掩蔽剂或分离技术实现。
样品保存:研究不同保存条件对铁稳定性的影响,确保样品在检测前不发生变质或损失。
方法验证:验证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参数,确保方法符合标准要求。
数据分析:统计处理检测结果,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置信区间,提供客观的评估报告。
报告编制:整理检测数据并生成符合标准的检测报告,包括方法描述、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食品样品:包括谷物、肉类和蔬菜等,评估铁在食品中的生物利用度,为营养强化提供依据。
药品制剂:如铁补充剂和复方药物,检测其生物利用度以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生物组织:如血液、肝脏和肌肉等,研究铁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储存和利用机制。
环境样品:如土壤、水体和沉积物,评估铁的生物可利用性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饲料样品:用于动物营养研究,检测铁的生物利用度以优化饲料配方。
临床样本:如血清、尿液和细胞培养物,用于铁代谢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植物样品:研究植物对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支持农业和植物生理学研究。
微生物培养物:评估铁在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中的作用,应用于生物技术和环境修复。
化妆品样品:检测含铁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估其对人体的潜在影响。
工业产品:如催化剂和废水处理剂,评估铁的生物影响和环保合规性。
ISO 15202-1:2012《工作场所空气 金属和类金属的测定 第1部分:采样和分析方法》:规定了空气中铁等金属的采样和分析流程,适用于生物利用度相关环境样品检测。
GB/T 5009.9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铁的测定》:明确了食品样品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要求。
ASTM E1621-13《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的标准指南》:提供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等金属的通用指南,确保检测准确性和可比性。
ISO 17294-2:2016《水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应用 第2部分:元素的测定》:适用于水样中铁元素的测定,为环境生物利用度评估提供标准方法。
GB/T 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规定了饮用水中铁等金属的检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符合卫生标准。
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测量铁元素特定波长的吸收来定量分析浓度,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适用于各类生物样品检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利用等离子体离子化技术高灵敏度检测铁及其他元素,适用于复杂样品中痕量铁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于比色法测定铁含量,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常用于常规生物利用度筛查。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和检测铁化合物形态,用于生物利用度中的形态分析,提供更详细的数据支持。
微波消解系统:用于样品前处理中的快速溶解,确保铁元素完全提取并减少干扰,提高检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