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干态撕破强度检测

干态撕破强度检测

干态撕破强度检测是评估材料在干燥状态下抵抗撕裂扩展能力的关键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纺织品、无纺布、纸张等领域。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标准规范,重点控制试样尺寸、夹持条件、测试速度及环境温湿度,以确保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专业检测涉及仪器校准、数据采集及结果分析等多个技术环节。.

检测项目

试样尺寸精度控制:确保试样长度、宽度及切口尺寸符合标准要求,尺寸偏差会导致撕裂路径变化,影响力值测量准确性,需使用高精度测量工具进行验证。

夹持对齐精度检测:检查夹具中心线与试样撕裂方向的对齐度,偏差过大会引起非对称受力,导致测试结果失真,需通过光学对中装置进行校准。

测试速度稳定性监测:监控拉力机横梁移动速度的波动范围,速度不稳定会改变撕裂速率,影响材料应变响应,需使用编码器实时记录速度数据。

环境温湿度控制验证:检测实验室温湿度是否维持在标准规定范围内(如23±2°C、50±5%RH),温湿度变化会影响材料力学性能,需通过传感器连续监测。

力值传感器校准:定期对力值测量系统进行标定,确保力值精度在允许误差内(如±1%),校准不足会导致撕裂力值数据系统性偏差。

撕裂长度测量准确性:验证撕裂扩展过程中的位移测量精度,长度测量误差会影响撕裂能计算,需采用高分辨率位移传感器。

数据采集频率优化:设置合适的采样频率以捕捉撕裂力值峰值,频率过低会丢失关键数据,需根据测试速度动态调整采集参数。

夹具摩擦系数检测:评估夹具表面与试样的摩擦特性,摩擦过大会增加附加力,需使用标准摩擦测试块进行周期性检查。

试样预处理一致性:确保所有试样在测试前经过相同的调湿处理,处理条件不一致会引起含水率差异,影响撕裂强度可比性。

结果计算方法的验证:核对撕裂强度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流程,避免计算错误,需采用标准物质进行方法验证。

检测范围

机织物:由经纬纱线交织而成的纺织品,如棉布、涤纶布,其撕破强度直接影响服装的耐用性和抗撕裂性能,需评估纱线滑移和断裂行为。

针织物:通过线圈串套形成的弹性面料,常用于内衣和运动服,撕破测试需考虑其高延伸性,防止测试中过度拉伸导致数据偏差。

无纺布:纤维通过化学或机械方式结合的材料,用于医疗和过滤领域,撕破强度反映纤维间结合力,影响产品抗机械损伤能力。

工业用纺织品:包括帆布、输送带等重型织物,需在高负荷下抵抗撕裂,检测数据用于安全寿命评估和材料选型。

服装面料:日常穿着的各类织物,撕破强度关联穿着舒适度和耐久性,测试需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局部应力集中情况。

技术纺织品:如土工布、防护服等高性能材料,撕破强度是关键安全指标,检测条件需模拟极端环境以验证可靠性。

复合织物:多层材料通过层压或涂层复合,撕破测试评估层间结合强度,防止使用中分层失效。

纸张和纸板:用于包装和印刷材料,干态撕破强度衡量抗破损能力,测试需控制湿度以防止纤维强度变化。

皮革及人造革:鞋类和家具用材,撕破强度关联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检测中需注意各向异性导致的撕裂方向差异。

塑料薄膜:轻薄聚合物材料,如包装膜,撕破测试评估其抗穿刺和扩展性能,需使用专用夹具防止滑脱。

检测标准

ASTM D1424-2009《纺织品 撕破强度的标准测试方法 落锤法》:规定使用落锤式撕裂仪测定织物的撕破能量,适用于机织物和针织物,标准详细描述了试样尺寸、测试速度及结果计算方法。

ISO 13937-1:2000《纺织品 织物撕破特性 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测定撕破强度》:国际标准方法,通过摆锤冲击测量撕裂力,适用于干态条件下多种纺织品,强调环境控制和仪器校准要求。

GB/T 3917.1-2009《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技术内容与ISO 13937-1等效,规范了试样制备、测试步骤及数据报告格式,确保国内检测一致性。

ASTM D5735-2007《无纺布撕破强度的标准测试方法》:针对无纺布材料特性设计,使用梯形试样测定撕破力,重点说明夹具设计和测试速率对多孔材料的影响。

ISO 4674-1:2016《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撕裂强度的测定 第1部分:恒速撕裂法》:适用于涂覆织物,规定恒定拉伸速率下的撕裂测试,要求控制温度湿度以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GB/T 21196.2-2007《纺织品 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 第2部分:试样破损的测定》:相关标准中涉及撕破评估,部分方法可用于撕破强度间接验证,需结合具体材料类型选择适用条款。

ASTM D689-2007《纸张内撕撕裂度的标准测试方法》:专用于纸张材料,通过撕裂距离计算撕裂度,标准包括仪器校验和试样处理要求,确保纸质产品质量控。

ISO 1974:2012《纸张 撕裂度的测定(埃尔门多夫法)》:国际纸张撕裂测试标准,使用摆锤式仪器,详细规定试样夹持、撕裂角度及结果表示方法。

GB/T 455.1-2007《纸和纸板撕裂度的测定》:中国纸张测试标准,与ISO 1974协调,适用于各种纸制品,强调测试前试样的平衡处理。

EN ISO 13937-2:2000《纺织品 织物撕破特性 第2部分:裤形试样法测定撕破强度》:欧洲标准,采用裤形试样模拟撕裂,适用于低强度织物,规范了切口精度和拉伸速度控制。

检测仪器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具备高精度力值传感器和位移控制系统,可进行恒定速度拉伸测试,用于施加撕裂力并记录力-位移曲线,是撕破强度检测的核心设备。

落锤式撕破强度测试仪:通过重锤自由落体冲击试样瞬间测量撕裂能,适用于快速测试场景,仪器集成摆锤系统和能量吸收装置,确保数据准确。

数字式厚度测量仪:采用非接触或接触式传感器测量试样厚度,厚度数据用于计算单位厚度撕破强度,避免因厚度不均导致结果偏差。

环境温湿度控制箱:提供稳定的测试环境,通过制冷制热和加湿系统维持设定温湿度,消除环境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集成软件和硬件模块,实时采集力值、位移和时间数据,自动计算撕破强度峰值和平均值,提高检测效率。

试样切割模具:精密金属模具用于制备标准尺寸试样,确保切口形状和尺寸一致性,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光学对中装置:利用摄像头和显示系统辅助夹具与试样对齐,保证撕裂方向与受力轴线一致,提高测试重复性。

力值校准装置:包括标准重量和杠杆系统,用于定期校验力值传感器的精度,确保测量系统符合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