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铅含量检测: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的浓度,用于评估重金属污染水平,确保符合食品安全和环境标准要求。
镉含量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镉元素,检测限低至微克每升级别,适用于食品和材料的安全性评估。
汞含量检测:使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含量,能够准确检测痕量汞,防止人体暴露和环境污染风险。
砷含量检测: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分析砷元素,适用于水样和食品样品,确保砷含量不超出限量标准。
总重金属检测:综合测定样品中多种重金属的总量,采用酸消解前处理和后端仪器分析,评估整体污染状况。
可萃取重金属检测:模拟样品在特定条件下可释放的重金属量,使用萃取液和光谱法分析,评估使用过程中的迁移风险。
迁移量检测:测定材料与接触介质(如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的迁移量,确保产品在应用时不会造成污染。
生物可利用性检测:评估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吸收潜力,采用体外模拟方法,用于风险评估和健康影响研究。
形态分析检测:区分重金属的不同化学形态(如无机砷和有机砷),使用色谱联用技术,提供更精确的毒性评估。
快速筛查检测:利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初步筛查,快速识别样品中重金属超标情况,适用于现场检测。
食品样品:包括谷物、蔬菜、水果和肉类等,检测重金属残留以防止摄入过量有害元素,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
饮用水:分析水源中的重金属含量,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防止长期暴露导致健康问题。
土壤样品:评估农田和工业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用于环境监测和土地修复决策支持。
空气颗粒物:检测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重金属成分,评估空气质量和人体吸入暴露风险。
玩具材料:针对儿童玩具的塑料、涂层等部分进行检测,防止可触及部位重金属迁移造成危害。
化妆品:分析口红、粉底等产品中的重金属杂质,确保使用安全并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要求。
电子产品:检测电路板、外壳等部件中的重金属含量,满足电子废物管理和环保法规要求。
纺织品:评估织物染料和处理剂中的重金属残留,防止皮肤接触引起过敏或中毒。
药品:针对原料药和制剂进行重金属限量检测,确保药品纯度和患者用药安全性。
包装材料:分析食品包装中的重金属迁移风险,防止污染内容物并符合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GB/T 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规定了食品中铅含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样品的检测。
GB/T 5009.1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详细描述了食品中镉含量的原子吸收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程序。
ISO 17294-2:2016《水质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元素》:国际标准用于水样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包括铅、镉、汞和砷。
ASTM D4309-2018《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涂料中可萃取重金属的标准试验方法》:适用于涂料和类似材料中重金属的可萃取量检测。
GB/T 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规定了饮用水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和分光光度法。
ISO 8124-3:2020《玩具安全 第3部分: 特定元素的迁移》:国际玩具安全标准,限定了可迁移重金属的含量和检测方法。
GB 3160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包括重金属迁移量的检测方法和限量要求。
EPA Method 6020B《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美国环境保护署标准,用于环境样品中重金属的测定。
GB/T 223.1-2019《钢铁及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虽然主要针对碳,但相关方法可用于重金属杂质检测。
ISO JianCe66:1995《土壤质量 提取痕量元素用王水提取法》:国际标准用于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的提取和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测定金属元素的浓度,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适用于铅、镉等元素的定量分析,检测限可达ppb级别。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能够同时分析多种元素,检测范围广且灵敏度高,用于环境和水样中痕量重金属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仪:专门用于汞和砷等元素的检测,通过荧光信号实现高精度测量,适用于食品和环境样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比色法测定重金属含量,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快速筛查和常规检测。
X射线荧光光谱仪:提供非破坏性分析,能够快速筛查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样品的初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