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氮气吸附等温线测定:通过在不同相对压力下测量氮气在材料表面的吸附量,获得完整的吸附等温线曲线,为后续孔径分布计算提供基础数据,确保分析准确性。
BET比表面积分析:基于Brunauer-Emmett-Teller理论,从吸附等温线计算材料的比表面积,适用于评估多孔材料的表面特性和吸附性能。
BJH孔径分布计算:利用Barrett-Joyner-Halenda方法分析吸附等温线,计算介孔材料的孔径分布,提供孔容和孔径大小信息。
微孔分析:采用t-plot或HK方法分析微孔材料的孔径分布,专注于小孔径范围的测定,评估材料的微孔结构特性。
介孔分析:通过吸附等温线分析介孔范围(2-50纳米)的孔径分布,用于材料孔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估。
大孔分析:针对大孔径材料(大于50纳米)进行吸附测量,分析孔容和分布,适用于宏观多孔结构研究。
吸附热测定:测量气体吸附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评估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用于材料表面性质分析。
脱附等温线分析:通过测量脱附过程中的气体量,分析滞后环和孔结构信息,补充吸附数据以全面评估孔径分布。
孔容测定:从吸附等温线计算材料的总孔容,表示材料可容纳吸附质的体积,用于多孔材料容量评估。
孔径分布曲线绘制:基于吸附数据生成孔径分布曲线,可视化材料孔径大小分布,便于结果解读和应用分析。
活性炭:用于水处理和空气净化中的吸附剂材料,孔径分布影响其吸附容量和效率,需精确检测以优化性能。
沸石分子筛:应用于催化和分离领域的多孔材料,孔径分布决定其选择性和吸附特性,检测确保应用可靠性。
硅胶:常用于干燥剂和色谱填料,孔径分布影响其吸水性和分离效果,检测验证材料一致性。
氧化铝:作为催化剂载体和吸附剂,孔径分布关联其表面活性和稳定性,需定期检测以维持性能。
多孔陶瓷:用于过滤和隔热应用,孔径分布影响其渗透性和机械强度,检测保障材料适用性。
催化剂载体:在化工反应中支撑活性组分,孔径分布影响反应效率和寿命,检测优化载体设计。
吸附剂材料:包括硅藻土和活性氧化铝,孔径分布决定其吸附选择性和再生能力,检测确保高效使用。
纳米多孔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孔径分布关键用于气体储存和分离,检测验证纳米结构特性。
生物材料:如多孔支架用于组织工程,孔径分布影响细胞生长和营养物质传输,检测保障生物相容性。
环境材料:用于污染物吸附和回收,孔径分布关联其处理效率和可持续性,检测支持环境应用。
ASTM D3663-03:标准测试方法 for 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测定,通过气体吸附技术提供多孔材料表征指南。
ISO 9277:2010: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国际标准规范吸附等温线测量和计算程序。
GB/T 19587-2004: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国家标准指导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步骤。
ISO 15901-1:2016:孔隙度与孔径分布的评估,部分1:气体吸附法,涵盖微孔和介孔分析标准方法。
ASTM D4222-03:标准测试方法 for 氮气吸附测定催化剂孔径分布,适用于催化材料特性评估。
GB/T 21650.1-2008: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孔径分布,部分1:气体吸附法,提供中国国家标准规范。
ISO 18757:2003:精细陶瓷孔隙率测定,通过气体吸附法评估陶瓷材料孔径特性。
ASTM D4641-12:标准测试方法 for 吸附等温线测定,指导多孔材料吸附性能测试程序。
GB/T 35109-2017:多孔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测定,气体吸附法,中国最新标准更新检测要求。
ISO 14488:2007:颗粒材料孔径分布测定,通过吸附法适用于粉末和颗粒状多孔材料。
气体吸附分析仪:用于测量气体在材料表面的吸附量,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获得吸附等温线,是孔径分布检测的核心设备。
比表面积分析仪:专用于BET比表面积测定,集成真空系统和压力传感器,确保吸附测量精度和重复性。
孔径分布分析仪:结合吸附和脱附测量功能,计算孔径分布和孔容,提供全面多孔结构特性数据。
真空系统:为吸附实验提供高真空环境,去除样品表面污染物,保证吸附测量准确性和样品清洁度。
压力传感器:精确测量吸附过程中的压力变化,监测相对压力范围,确保吸附等温线数据可靠性。
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分析吸附数据并计算孔径分布,生成报告和曲线,简化检测结果解读和应用。
样品预处理装置:通过加热和抽真空去除样品杂质,准备样品进行吸附测量,避免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恒温系统:维持吸附实验中的恒定温度,控制热力学条件,确保吸附过程稳定和数据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