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总铬含量检测:通过酸消解样品后使用光谱法测定胶囊壳中总铬的浓度,确保符合限量标准,防止过量铬摄入危害健康。
六价铬含量检测:专门检测胶囊壳中六价铬的存在,六价铬为致癌物质,需采用特定提取和测定方法严格控制。
铬迁移量检测:模拟人体消化环境检测铬从胶囊壳中的释放量,评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风险。
样品前处理优化:优化消解和提取流程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回收率,减少基质干扰影响结果。
方法验证测试:验证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精密度,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质量控制样品分析:使用标准参考物质进行过程监控,确保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干扰消除研究:研究并消除检测过程中的基质效应和干扰物,提高方法特异性。
重复性测试:进行多次重复检测以评估方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保证结果可重现。
回收率测定:通过加标回收实验评估检测方法的准确度,验证样品处理效率。
不确定度评估:计算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提供结果的可信区间和误差范围。
药用明胶胶囊壳:用于封装药品的胶囊壳材料,需检测铬含量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食品级胶囊壳:用于营养补充剂等食品的胶囊,铬含量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植物胶囊壳:由纤维素等植物材料制成的胶囊,同样需要铬检测以评估合规性。
软胶囊壳:含有甘油等成分的软质胶囊,检测铬迁移风险和使用安全性。
硬胶囊壳:传统硬质胶囊壳材料,重点检测总铬含量和潜在污染。
彩色胶囊壳:添加色素的胶囊壳,需检测色素中可能含有的铬元素。
肠溶胶囊壳:具有肠溶包衣的胶囊,检测铬在特定pH条件下的迁移行为。
儿童用胶囊壳:针对儿童产品的胶囊壳,铬限量要求更严格以确保安全。
保健品胶囊壳:用于保健品的胶囊材料,需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工业用胶囊壳:非药用但可能接触人体的胶囊,如某些工业产品需检测铬含量。
ASTM E1613-12 JianCe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Lead, Cadmium, Cobalt, and Chromium in Metallic Materials:规定了金属材料中铬等元素的测试方法,适用于胶囊壳原料的铬含量检测。
ISO 17294-2:2016 Water quality — Application of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selected elements:国际标准用于水质中元素测定,可适配胶囊壳消解液中的铬分析。
GB/T 5009.12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铬的测定: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胶囊壳产品的检测。
GB 3160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总铬的测定:针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总铬检测标准,包括胶囊壳类产品。
USP <232> Elemental Impurities—Limits:美国药典标准规定了元素杂质限量,用于药用胶囊壳的铬含量控制。
EP 2.4.20 Determination of elemental impurities:欧洲药典标准用于元素杂质测定,适用于胶囊壳的合规性检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高灵敏度仪器用于精确测定胶囊壳中铬元素的含量,检测限低至ppb级别,实现多元素同时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原子吸收原理定量分析铬含量,适用于常规检测,提供稳定和可靠的测量结果。
微波消解系统:用于样品前处理,通过微波加热快速消解胶囊壳样品,提取铬元素以减少污染风险。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六价铬的检测,基于比色法测定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实现快速筛查。
离子色谱仪:分离和检测离子形态,可用于铬形态分析如区分三价和六价铬,增强检测特异性。
电热板消解装置:传统消解方法用于样品制备,确保胶囊壳样品完全消解以释放铬元素。
纯水系统:提供高纯度水用于试剂配制和清洗,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污染,保证检测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