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温度监测:实时测量电池表面和内部温度变化,识别异常升温趋势,预防热失控发生,确保电池热管理有效性。
压力变化检测:监控电池内部压力波动,判断气体生成情况,预警热失控 precursor 事件,保障电池密封完整性。
气体成分分析:分析电池释放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识别热分解产物,评估电池化学稳定性。
电压异常检测:监测电池电压波动,检测内部短路或故障,提供早期预警信号,防止热失控连锁反应。
电流监测:测量充放电电流大小和波动,评估电池负载状态,识别过流风险,确保运行安全。
热成像分析:使用红外技术检测电池热分布,找出热点区域,分析热扩散特性,支持故障诊断。
绝缘电阻测试:检查电池绝缘性能,防止漏电或短路,降低热失控触发概率,确保电气安全。
循环寿命测试:模拟多次充放电循环,评估电池老化过程中的热稳定性,预测热失控风险。
滥用测试:实施过充、过放或短路条件,诱发热失控事件,研究电池失效模式,验证安全设计。
机械滥用检测:进行挤压、针刺或冲击测试,模拟物理损伤,评估电池结构完整性对热失控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热失控风险高,需全面检测温度和气体系数。
固态电池:新兴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检测重点为热稳定性和界面反应特性。
镍氢电池:用于混合动力车辆,需监控热行为和充放电性能,防止过热故障。
铅酸电池:传统储能电池,也有热失控可能,检测包括电解液泄漏和温度监控。
电池模块:由多个电池单元组成,检测整体热管理效果和热扩散控制能力。
电池包:电动汽车电池系统,需进行集成检测,评估热失控传播和防护措施。
储能系统:大型电池组用于电网存储,安全关键,检测涉及多参数同步监控。
便携式设备电池:如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电池,检测热行为 under 高负载条件。
无人机电池:高功率应用,需重点检测放电热管理和滥用耐受性。
电动工具电池:高放电率易导致发热,检测热失控预防机制和循环稳定性。
ASTM E2931-2019:标准测试方法用于电池热滥用评估,规定温度、压力监测程序,确保检测一致性。
ISO 12405-1:2011:国际标准针对电动道路车辆电池测试,包括热失控检测方法和安全要求。
GB/T 31467.3-2015:国家标准规范锂离子电池包和系统安全要求,涉及热扩散实验和滥用测试。
JianCe 1973:2018:安全标准用于储能系统电池,涵盖热失控预防和检测协议。
IEC 62660-2:2018: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针对二次锂离子电池可靠性测试,包括热滥用检测。
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热失控触发和传播测试。
SAE J2464:2009:汽车工程协会标准,用于电池滥用测试,包括热失控评估方法。
ISO 18243:2017:电动摩托车电池安全标准,涉及热失控检测和性能验证。
EN 62619:2017:欧洲标准用于工业电池安全,规定热失控预防措施和测试流程。
GB/T 34014-2017:汽车动力电池编码规则,间接支持热失控检测数据管理。
热成像相机:非接触式温度测量设备,可检测电池表面热点分布,用于实时监控热异常和热扩散分析。
压力传感器:高精度测量仪器,监测电池内部压力变化,预警气体释放事件,支持热失控早期诊断。
气体色谱仪:分析仪器用于分离和鉴定电池释放气体成分,识别危险化合物,评估化学稳定性。
数据采集系统:多通道记录设备,同步采集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滥用测试设备:专用装置如针刺机或挤压机,模拟物理滥用条件,诱发热失控,研究电池失效机制。
恒温箱:环境控制设备,提供稳定温度条件,进行电池热稳定性测试和循环寿命评估。
电池测试系统:集成充放电控制功能,模拟实际工况,监测热行为 under 不同负载,支持安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