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高温摩擦系数测试:通过测量富铁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与对磨件之间的摩擦力与正压力比值,评估材料在热状态下的摩擦特性,为高温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磨损量定量分析:采用质量损失或体积损失方法计算材料在高温磨损后的减少量,精确量化耐磨性能,确保结果可重复和可比。
表面形貌观察:利用显微技术分析磨损后的材料表面特征,如划痕、剥落或塑性变形,揭示磨损机制和材料失效模式。
硬度变化检测:测量材料在高温磨损前后的硬度值变化,评估热软化和加工硬化效应,反映材料在高温下的机械性能稳定性。
磨损率计算:基于单位时间或单位距离的磨损量数据,计算材料的磨损速率,用于比较不同材料或条件下的耐磨性。
高温氧化行为评估:分析材料在高温磨损过程中表面氧化层的形成和影响,氧化可能加速或减缓磨损,需综合考量。
热疲劳性能测试:模拟高温循环载荷下的磨损行为,检测材料因热应力引起的疲劳损伤,适用于动态高温应用场景。
摩擦温度监测:实时监测磨损接触区的温度变化,温度升高可能改变材料性能,影响磨损结果准确性。
材料转移分析:检查对磨件和试样表面的材料转移现象,转移层可能保护或加速磨损,需详细评估。
磨损机理鉴定:通过综合数据判断磨损类型,如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或氧化磨损,为材料改进提供依据。
高温合金钢铁材料: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部件,在高温高应力下工作,磨损量检测确保其长期运行可靠性。
铸造铁基材料:应用于工业炉具和机械模具,高温环境下承受频繁摩擦,检测磨损量以评估使用寿命。
烧结金属材料:常用于高温轴承和密封件,多孔结构影响磨损行为,需精确测量高温磨损性能。
涂层和表面处理材料:如热喷涂涂层用于高温防护,检测磨损量验证涂层在极端条件下的耐久性和附着力。
机械传动部件:包括齿轮和轴承在高温工况下的应用,磨损量检测预防过早失效和系统故障。
冶金工业用材料:如轧辊和炉衬材料,承受高温和 abrasive 磨损,检测确保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汽车发动机部件:例如活塞环和气缸套在高温下的磨损,检测磨损量优化设计并延长发动机寿命。
能源设备材料:用于核能或化石燃料电厂的高温部件,磨损量检测维护设备完整性和运行效率。
工具和模具钢:在高温成形过程中使用,检测磨损量评估其抗磨损能力和经济性。
复合材料和高熵合金:新兴材料用于高温应用,磨损量检测研究其微观结构和性能关系。
ASTM G99-2017《JianCe Test Method for Wear Testing with a Pin-on-Disk Apparatus》:规定了使用针盘式装置进行磨损测试的方法,适用于富铁材料在高温下的摩擦和磨损评估,包括试样制备和测试条件。
ISO 7148-2:2012《Plain bearings — Testing of bearing metals — Part 2: Testing of materials for solid bearings》:国际标准用于固体轴承材料的测试,包括高温磨损量检测,确保材料符合工业应用要求。
GB/T 12444-2006《金属材料 磨损试验方法》:中国国家标准提供了金属材料磨损测试的通用方法,涵盖高温条件下的磨损量测量和数据处理。
ASTM G133-2005《JianCe Test Method for Linearly Reciprocating Ball-on-Flat Sliding Wear》:描述了线性往复球盘滑动磨损测试方法,适用于富铁材料在高温下的磨损机理研究。
ISO 20808:2016《Fine ceramics (advanced ceramics,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Test method for wear resistance of coating films by ball-on-disk method》:虽然针对陶瓷涂层,但部分内容可参考用于富铁材料涂层的高温磨损检测。
GB/T 10622-2014《金属材料 高温磨损试验方法》:专门针对金属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磨损测试,规定了温度控制、磨损量计算和报告要求。
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集成加热系统和力传感器,可在可控高温环境下进行摩擦和磨损测试,模拟实际工况,测量摩擦系数和磨损量。
电子天平:具有高精度称重功能,用于测量试样在磨损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质量损失以量化磨损量,精度可达0.1毫克。
光学显微镜:提供放大功能观察磨损表面形貌,识别磨损特征如划痕和裂纹,辅助分析磨损机制和材料失效原因。
硬度计:用于测量材料硬度,特别是在高温磨损后检测硬度变化,评估材料软化或硬化效应,支持磨损性能分析。
表面轮廓仪:通过非接触式扫描测量磨损表面的三维形貌和深度,精确计算体积磨损量,提供高分辨率数据用于详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