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纤维类型鉴别:通过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区分羊毛、羊绒、丝绸等动物纤维,参数包括特征波长在1500-1700 cm⁻¹范围内的峰位和强度比。
官能团分析:检测纤维中特定化学基团如酰胺、羧基和羟基,参数包括吸收带位置在1640 cm⁻¹和3300 cm⁻¹处的强度变化。
水分含量测定:基于O-H伸缩振动吸收评估纤维含水率,参数包括吸收峰在3400 cm⁻¹处的积分面积和基线校正。
蛋白质含量定量:通过酰胺I和II带吸收计算蛋白质比例,参数包括峰值高度比和标准曲线拟合。
脂质成分检测:分析纤维中脂肪和蜡质成分,参数包括酯键吸收在1740 cm⁻¹处的特征峰强度。
染料和添加剂识别:检测外来化学物质残留,参数包括特定吸收带在500-1500 cm⁻¹范围内的出现和消失。
纤维降解评估:通过氧化和水解相关吸收变化评估老化程度,参数包括羰基指数和峰位移量。
混合纤维比例计算:基于光谱 deconvolution 确定各组分含量,参数包括最小二乘法拟合和误差范围。
结晶度测定:利用晶体敏感吸收带评估纤维有序结构,参数包括吸收比值和半峰宽。
表面处理分析:检测涂层或处理剂的存在,参数包括新吸收带的出现和原有峰的变化。
羊毛纺织品:用于检测羊毛含量、纯度和混合纤维比例。
羊绒制品:分析羊绒纤维的真伪和可能的掺假物质。
丝绸织物:鉴别丝绸类型和评估降解状态。
动物毛发样本:用于法医或考古领域的纤维来源鉴定。
羽绒和羽毛产品:检测成分和加工处理痕迹。
皮革和皮草材料:分析胶原蛋白结构和化学处理效果。
生物医学纤维:如手术缝合线,评估生物相容性和纯度。
历史文物纺织品: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分析。
工业用动物纤维:如过滤材料,检测性能相关化学特性。
化妆品刷具:分析刷毛成分和安全性指标。
ISO 1833-1:2020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部分1:试验的一般原则。
GB/T 2910-2009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ASTM E1252-98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标准实践。
ISO 105-C06:201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部分C06: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GB/T 7573-2009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ISO 20743:2013 纺织品抗菌活性的测定。
ASTM D276-12 纺织品纤维鉴别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 16988-2013 特种动物纤维与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ISO 11358-1:2014 塑料热重分析部分1:一般原则。
GB/T 14576-2009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用于采集纤维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功能包括光谱扫描、数据处理和定量分析,波长范围4000-400 cm⁻¹。
衰减全反射附件: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样品表面分析,功能包括内反射元件和入射角调整,增强表面敏感度。
显微镜红外系统:用于微区分析和小样本检测,功能包括可视化和光谱 mapping,空间分辨率可达10 μm。
热重红外联用系统:结合热重分析和红外检测,功能包括实时监测热分解产物和气体分析。
漫反射附件:用于粉末和不规则样品分析,功能包括漫反射光谱采集和Kubelka-Munk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