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茶叶焙火程度物理检测

茶叶焙火程度物理检测

茶叶焙火程度物理检测采用非破坏性方法,通过精确测量茶叶的物理属性来评估焙火水平。关键检测项目包括颜色光谱分析、水分含量测定、热重变化分析等,确保茶叶品质一致性和符合行业标准。所有检测基于客观物理参数,避免主观判断。.

检测项目

颜色分析:评估茶叶表面颜色变化;具体检测参数包括CIE Lab颜色空间值、色差ΔE计算。

水分含量测定:量化茶叶中水分比例;具体检测参数包括重量损失法百分比、干燥温度103°C。

密度测定:测量茶叶 bulk density;具体检测参数包括g/cm³单位、 displacement method。

热重分析:分析质量随温度变化;具体检测参数包括质量损失曲线、温度范围50-500°C。

近红外光谱分析:非破坏性成分检测;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吸收光谱波长800-2500nm、化学键振动频率。

硬度测试:评估茶叶质地;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压痕硬度值N/mm²、 penetration depth。

粒径分布分析:确定茶叶颗粒大小;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筛分法粒径范围0.1-5mm、激光衍射D50值。

电导率测量:评估茶叶导电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电导率值S/m、电极间距配置。

热导率测定:量化热传导性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W/m·K单位、 steady-state heat flow。

声学特性分析:通过声音频率评估质地;具体检测参数包括频率响应Hz、声压级dB。

检测范围

绿茶:未发酵茶类,焙火程度较低,物理检测用于评估颜色和水分稳定性。

乌龙茶:半发酵茶类,中度焙火,检测聚焦于密度和热重变化。

红茶:全发酵茶类,可能进行焙火,物理检测包括颜色分析和硬度测试。

普洱茶:后发酵茶类,焙火用于陈化过程,检测涉及水分含量和粒径分布。

白茶:轻微发酵茶类,焙火轻微,物理检测重点在近红外光谱和电导率。

黄茶:特有发酵工艺茶类,焙火程度 vary,检测包括热导率和声学特性。

花茶:茶叶与花卉混合产品,焙火程度不一,物理检测用于颜色和密度一致性。

紧压茶:如茶饼形式,焙火用于成型,检测项目包括硬度和水 content。

散茶: loose leaf tea形式,焙火均匀性重要,物理检测覆盖热重分析和粒径分布。

茶粉: powdered tea产品,焙火影响溶解性,检测涉及密度和近红外光谱。

检测标准

ISO 6650:1985 Tea — Determination of loss in mass at 103 degrees C。

GB/T 8305-2013 Tea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content。

ASTM E313 JianCe Practice for Calculating Yellowness and Whiteness Indices。

ISO 11084:1993 Tea — Determination of crude fibre content。

GB/T 18798-2002 Tea —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sh。

ISO 1572:1980 Tea — Preparation of ground sample of known dry matter content。

ASTM D792 JianCe Test Methods for Density and Specific Gravity by Displacement。

GB/T 5009.3-2016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in foods。

ISO 6496:1999 Animal feeding stuffs —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and other volatile matter content。

GB/T 23776-2009 Tea — Sensory evaluation method。

检测仪器

颜色分光光度计:仪器用于测量物体颜色值;在茶叶检测中,功能为输出Lab颜色参数,量化焙火 induced color change。

水分测定仪:设备通过加热失重法测量水分;功能为测定茶叶样品水分百分比,评估焙火脱水效果。

热重分析仪:分析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功能为记录茶叶热分解曲线,确定 optimal firing temperature。

近红外光谱仪:使用近红外光进行非破坏性分析;功能为检测茶叶化学成分变化, correlate with firing degree。

密度计:测量物质 bulk density;功能为评估茶叶 after firing structural density,使用 displacement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