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肉丸蛋白质含量检测

肉丸蛋白质含量检测

肉丸蛋白质含量检测采用标准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并转换为蛋白质值。检测过程包括样品制备、消化、蒸馏和滴定,确保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关键要点涉及仪器校准、试剂纯度和操作规范,以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检测项目

总蛋白质含量: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元素含量,使用转换系数计算蛋白质值。具体参数包括氮测定范围0.1-100mg,精度±0.05%。

氨基酸组成分析: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识别和量化各种氨基酸。具体参数包括氨基酸种类20种,检测限0.01g/100g。

水分含量测定:使用烘箱干燥法测量样品水分,用于蛋白质计算校正。具体参数包括干燥温度105°C,时间4小时。

脂肪含量评估:通过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避免对蛋白质测定的干扰。具体参数提取溶剂石油醚,回收率99%。

灰分含量检测:高温灰化法测定无机物残留。具体参数灰化温度550°C,时间6小时。

氮含量直接测量:采用杜马燃烧法快速测定氮元素。具体参数燃烧温度950°C,检测范围0.01-100mg氮。

蛋白质消化率测试:模拟胃肠消化过程评估生物可利用性。具体参数酶解时间2小时,pH值7.0。

过敏性蛋白筛查:免疫学方法检测常见致敏蛋白如麸质。具体参数抗体特异性,检测灵敏度1ppm。

重金属污染检测: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等元素。具体参数铅检测限0.1mg/kg,镉0.05mg/kg。

微生物指标评估:菌落计数法评估卫生状况。具体参数培养温度37°C,时间48小时。

检测范围

牛肉丸:由牛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肉丸产品。

猪肉丸:以猪肉为基础加工的肉丸制品。

鸡肉丸:使用鸡肉制成的肉丸,常见于禽类产品。

鱼丸:以鱼类肌肉组织制备的肉丸类型。

混合肉丸:多种肉类混合加工的复合肉丸。

植物基肉丸:仿肉制品使用植物蛋白替代肉类。

冷冻肉丸:经过冷冻处理保存的肉丸产品。

熟制肉丸:预煮熟处理的即食肉丸。

生肉丸:未经过烹饪的新鲜肉丸原料。

有机肉丸:获得有机认证的肉丸,限制添加剂使用。

检测标准

ISO 1871:2009 食品和饲料产品氮含量测定和粗蛋白质计算凯氏法。

GB/T 5009.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ASTM E1621 标准测试方法用于肉类蛋白质含量测定。

ISO 13903:2005 动物饲料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ISO 6492:1999 动物饲料脂肪含量测定。

GB/T 6438-2007 饲料粗灰分测定方法。

AOAC 984.13 蛋白质消化率测定标准程序。

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ISO 4833-1:2013 微生物学菌落计数通用指南。

检测仪器

凯氏定氮装置:通过样品消化、蒸馏和滴定过程测定氮含量,用于计算蛋白质值。

氨基酸分析仪: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和检测氨基酸,提供组成数据。

水分测定仪:通过热失重原理测量样品水分,确保蛋白质计算准确性。

脂肪提取系统:使用溶剂回流提取脂肪,评估样品纯度。

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原子化样品测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监控污染。

微生物培养箱:提供恒温环境进行菌落培养,评估卫生指标。

pH计:测量样品酸碱度,用于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离心机:分离样品组分,用于前处理步骤。

光谱分析设备:近红外光谱快速预测蛋白质含量,用于筛查。

滴定装置:进行酸碱滴定测定氮含量,辅助凯氏法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