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爆破压力:指试样在高压气体作用下发生破裂时的最大压力值,反映材料的极限承载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量程0~200MPa,测量精度±0.5%FS。
破裂压力:试样开始出现不可逆破裂时的压力值,用于区分弹性变形与塑性破坏阶段。检测参数涵盖量程0~150MPa,分辨率0.1MPa。
峰值压力:爆破过程中压力传感器记录的最大瞬时压力值,与材料断裂韧性直接相关。检测参数包括采样频率100kHz,量程0~250MPa。
膨胀率:试样在爆破前因内部压力膨胀产生的几何尺寸变化率,表征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检测参数要求测量精度±0.2%,量程0~50%。
应变分布:通过应变片或光学测量系统获取试样表面各点的应变数据,分析应力集中区域。检测参数包括应变片量程±10%,精度±0.5%FS。
裂纹扩展速率:爆破过程中裂纹从起始到完全贯穿试样的平均扩展速度,反映材料的抗裂纹扩展性能。检测参数涵盖测量范围0.1~100mm/s,时间分辨率0.01s。
密封性能:试样在高压气体环境下保持内部压力不泄漏的能力,通过压力衰减率评估。检测参数要求泄漏率≤0.1MPa/min(初始压力10MPa时)。
残余变形率:爆破后试样经卸载处理仍保持的永久变形比例,衡量材料的塑性恢复能力。检测参数包括测量精度±0.3%,量程0~30%。
疲劳寿命:试样在循环高压气体载荷下发生破裂的循环次数,用于评估长期服役可靠性。检测参数涵盖循环频率0.1~10Hz,压力范围20%~80%爆破压力。
材料失效模式:通过肉眼观察或显微镜分析确定爆破后的破坏类型(如韧性断裂、脆性断裂)。检测参数要求分类准确率≥95%。
金属压力容器:如工业储气罐、化工反应釜,用于存储或处理高压气体,需验证其在超设计压力下的安全性。
非金属管道:包括玻璃钢管、塑料复合管,应用于燃气输送或工业气体传输,检测其在高压气体冲击下的抗破裂能力。
高压气瓶:工业用氧气瓶、乙炔瓶等,需确保在充装、运输、使用过程中承受内部高压气体而不破裂。
航空液压部件:飞机起落架液压管路、发动机燃油系统部件,需验证在高空低压环境下高压气体的密封与抗爆性能。
石油化工反应器:用于高压加氢、合成氨等工艺的反应设备,检测其在异常工况下高压气体的防爆能力。
燃气储存装置: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压缩天然气(CNG)气瓶,需评估低温或常温下高压气体的储存安全性。
液压系统元件:高压油缸、比例阀等,用于工程机械或精密设备,检测其在高压气体(如液压油气蚀产生)下的耐压性能。
核电压力边界:核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管道与压力容器,需验证在设计基准事故中高压气体的包容能力。
消防器材:高压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消防水带,需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高压气体的释放安全性与可靠性。
海洋工程设备:海底输气管道、海上平台压缩机壳体,需检测海水腐蚀环境下高压气体的抗爆性能。
ASTM E1002-15(2020)金属材料断裂韧性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爆破试验的断裂韧性评估。
ISO 10423:2019石油天然气工业—井口设备和管道的检验、试验及维护,规定了井口设备高压气体爆破试验的要求。
GB/T 15385-2011气瓶爆破试验方法,明确了无缝气瓶、焊接气瓶等高压容器的爆破试验流程与参数。
ASME BPVC Section VIII Div.1-2021压力容器建造规则,第8章规定了压力容器爆破试验的安全系数与验收标准。
ISO 9809-1:2019工业用非重复充装焊接钢瓶—设计与制造,包含非重复充装钢瓶的高压气体爆破试验要求。
GB/T 9251-2011气瓶水压试验方法,虽以水压为主,但部分条款适用于高压气体爆破试验的压力测量与安全防护。
ASTM A106/A106M-21高压无缝钢管标准,规定了用于高压管道的无缝钢管的材料性能与爆破试验要求。
GB 17258-2011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明确了车用CNG钢瓶的高压气体爆破试验的安全性能指标。
ISO JianCe39:2013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规定了车用CNG气瓶的设计、制造与爆破试验的技术要求。
GB/T 27542-2011工业用非重复充装焊接钢瓶,包含非重复充装钢瓶的材料、制造与高压气体爆破试验的规定。
爆破试验机:采用液压或气压驱动系统,可精确控制压力上升速率,用于对试样施加高压气体直至破裂,支持最大压力200MPa。
动态压力传感器:基于压阻式原理,具有高频响应特性(采样频率100kHz),用于实时采集爆破过程中的瞬态压力数据。
应变测量系统:由电阻应变片、信号调理器和数据采集仪组成,应变片量程±10%,精度±0.5%FS,用于监测试样表面的应变分布。
高速摄像机:帧率可达100000fps,配备微距镜头,用于记录爆破瞬间的裂纹扩展过程与碎片飞散形态。
声发射传感器:基于压电效应,可检测爆破过程中裂纹扩展产生的声波信号,定位精度±5mm,用于分析材料失效机制。
数字图像相关系统(DIC):通过双相机或多相机拍摄试样表面变形图像,结合图像处理算法计算全场应变,空间分辨率0.01mm。
红外热像仪:工作波段3~5μm,热灵敏度0.03℃,用于监测爆破前试样表面的温度异常,辅助判断能量释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