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铅:铅是一种常见有毒重金属,过量摄入会导致神经系统和肾脏损伤。具体检测参数包括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限为0.01 mg/kg,定量范围0.01-10 mg/kg。
汞: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高生物毒性,尤其有机汞危害更大。具体检测参数采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限为0.001 mg/kg,测量精度±5%。
砷:砷是广泛存在的污染物,无机砷化合物致癌性强。具体检测参数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检测限为0.01 mg/kg,线性范围0.01-5 mg/kg。
镉:镉积累会对人体肾脏和骨骼造成不可逆损害。具体检测参数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限为0.005 mg/kg,重复性误差小于3%。
铬:铬元素中六价铬形态具有高毒性和致癌性。具体检测参数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价态分析,检测限为0.05 mg/kg,回收率85%-115%。
铜:铜是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会引起中毒症状。具体检测参数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限为0.1 mg/kg,校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
锌:锌摄入过量会干扰其他金属代谢平衡。具体检测参数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限为0.2 mg/kg,方法偏差控制在±10%以内。
镍:镍暴露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和呼吸道问题。具体检测参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学发射光谱法,检测限为0.02 mg/kg,分析时间小于5分钟。
锡:锡常见于包装材料迁移,过量摄入有健康风险。具体检测参数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限为0.01 mg/kg,样品预处理需微波消解。
铝:铝元素长期积累与神经系统疾病关联。具体检测参数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限为0.5 mg/kg,显色剂为铬天青S。
硒:硒是必需元素但高剂量具有毒性。具体检测参数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限为0.005 mg/kg,氢化物发生系统优化。
锰:锰过量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具体检测参数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限为0.01 mg/kg,内标元素为钇。
酿造食醋:以粮食或淀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传统食醋。
配制食醋:用冰醋酸或醋酸稀释并添加调味剂制成的食醋产品。
米醋: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的食醋,常见于亚洲地区。
陈醋:经过长期陈酿过程的食醋,具有浓郁风味和深色外观。
白醋:无色透明且酸度较高的食醋,多用于烹饪和清洁。
果醋:以苹果、葡萄等水果为原料发酵制成的酸性调味品。
香醋:添加香料或草药以增强风味的特种食醋产品。
保健食醋:声称具有特定健康功能的食醋,需严格监控重金属。
进口食醋:从国外进口并销售的食醋,符合原产地和本地标准。
有机食醋:获得有机认证的生产过程中无化学添加的食醋。
低钠食醋:降低钠含量以满足特殊饮食需求的食醋变体。
调味食醋:添加大蒜、姜等调味成分的复合型食醋产品。
GB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09.1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5009.13-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铜的测定
GB 5009.14-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 5009.12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铬的测定
GB 5009.1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锡的测定
GB 5009.18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铝的测定
ISO 6566:2020 水果和蔬菜制品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ISO 6869:2000 动物饲料 钙、铜、铁、镁、锰、钾、钠和锌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ASTM DXXX 标准测试方法用于食品重金属分析(注:此为示例结构,实际需引用具体标准编号)。
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测定金属元素浓度,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在本检测中具体功能为定量分析铅、镉、铜等元素,检测限可达ppb级别。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提供高灵敏度多元素同时分析能力。在本检测中具体功能为快速测定多种重金属如汞、砷、铬,同位素比测量精度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比色法测量样品吸光度以确定浓度。在本检测中具体功能为分析铬等元素价态,波长范围190-1100 nm。
原子荧光光谱仪:专门用于检测易形成氢化物的元素如砷、硒。在本检测中具体功能为高选择性测定砷和汞,荧光信号线性范围宽。
微波消解系统:用于样品前处理,通过微波加热分解有机基质。在本检测中具体功能为制备食醋样品,消解温度可达200°C,回收率优化。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分离和检测技术用于形态分析。在本检测中具体功能为区分无机和有机金属化合物,如砷形态分离。
电化学分析仪:采用伏安法测定金属离子浓度。在本检测中具体功能为检测锌、铜等元素,支持痕量分析,检测限低至0.1 μ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