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界面结合强度: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力谱模式测量材料界面间最大结合力,反映界面结合紧密程度。检测参数:测量范围0.1nN~100μN,分辨率0.01nN。
纳米级粘附力:在纳米尺度下定量测定材料表面的粘附力值,用于评估纳米结构界面特性。检测参数:力值范围1pN~100nN,位移分辨率0.1nm。
剥离力曲线分析:记录材料剥离过程中的力-位移变化曲线,提取临界剥离力、粘附功等参数。检测参数:剥离速率0.1~100μm/s,力值分辨率0.01μN。
表面能分量测定:基于接触角测量结合理论模型,计算材料的色散力、极性力等表面自由能分量。检测参数:表面能范围5~100mN/m,分量测量误差≤5%。
温度依赖性粘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量材料界面粘附力,分析温度对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规律。检测参数:温度范围-196℃~600℃,控温精度±0.1℃。
湿度影响测试:在可控湿度环境中测定材料界面粘附力随相对湿度的变化关系。检测参数:湿度范围10%~95%RH,精度±1%RH。
动态接触角关联:通过测量动态接触角参数,结合理论模型推算界面粘附力。检测参数:接触角测量精度±0.1°,滑动角分辨率0.5°。
微纳结构粘附:针对微纳尺度结构(如微柱阵列、纳米线),测量其表面粘附特性。检测参数:结构尺寸范围10nm~100μm,位置分辨率5nm。
疲劳粘附特性:通过循环加载-卸载测试,评估材料界面在反复应力下的粘附耐久性。检测参数:循环次数10³~10⁶次,载荷范围0.1μN~10mN。
多相体系界面结合:测量复合材料或多相材料界面间的结合强度,分析相界面缺陷对粘附性能的影响。检测参数:界面厚度范围1nm~10μm,结合强度分辨率0.01MPa。
高分子薄膜:用于包装、电子器件封装的聚合物薄膜材料,需评估其与基底或另一薄膜的粘附性能。
金属镀层:应用于防腐、装饰或功能化的金属镀层(如镀锌、镀铜),需检测镀层与基材的界面结合强度。
复合材料界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碳纤维/环氧树脂)中纤维与基体的界面,影响材料整体力学性能。
生物医用材料:种植牙涂层、组织工程支架等生物材料,需评估其与生物组织的粘附性以确保长期稳定性。
电子封装材料:芯片与基板间的粘结层、底部填充胶等,粘附性能直接影响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涂料涂层:防腐涂料、功能性涂层(如导电涂层),需检测涂层与基材的界面粘附强度以防止脱落。
纳米材料:石墨烯、纳米颗粒改性材料等,需分析纳米尺度下材料表面的粘附特性。
光学薄膜:镜头增透膜、滤光片保护膜等,粘附性能影响光学元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橡胶密封件:汽车、航空航天用橡胶密封圈,需评估其与金属或塑料法兰的界面粘附性能。
纺织纤维:复合材料增强纤维、功能性纺织品,需检测纤维与树脂或其他材料的界面粘附力。
ASTM D903-2017:JianCe Test Method for Peel or Stripping Strength of Adhesive Bonds,规定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方法。
ISO 4624:2016:Paints and varnishes—Pull-off test for adhesion,用于测定涂层与基材的拉拔粘附强度。
GB/T 4851-2014:胶粘带持粘性试验方法,规定胶粘带持粘性的测试设备和步骤。
ASTM D3359-2017:JianCe Test Methods for Measuring Adhesion by Tape Test,通过胶带法评估涂层附着力的方法。
ISO 2409:2020:Paints and varnishes—Cross-cut test for film cohesion,交叉切割试验评估涂层内聚力及与基材的粘附性。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用于测定色漆和清漆与基材的附着等级。
ASTM D5179-2010:JianCe Test Methods for Adhesion of Coatings to Substrates Using Pull-Off Adhesion Testers,拉拔法测试涂层与基材粘附强度的标准方法。
ISO 12945-2:2008: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the adhesion of coatings to textile substrates—Part 2: Pull-off method,纺织品涂层拉拔粘附测试方法。
GB/T 13217.5-2008:液体油墨附着牢度检验方法,测定液体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牢度。
ASTM D2093-2011:JianCe Test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of Plastics to Metal Surfaces,测定塑料与金属表面间摩擦系数的方法,间接关联粘附性能。
原子力显微镜(AFM):具备高分辨率成像和力谱测量功能的扫描探针显微镜,通过力-位移曲线测量界面纳米级粘附力及剥离特性。
纳米压痕仪:集成连续刚度测量模块的压痕设备,可测定材料表面及界面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结合载荷-位移数据评估界面结合强度。
动态力学分析仪(DMA):配备高温环境控制系统的粘弹测试仪器,通过动态载荷下的储能模量和损耗因子变化分析温度依赖性粘附特性。
接触角测量仪:采用座滴法或悬滴法的表面分析仪器,测量液体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结合Owens-Wendt等理论模型计算表面自由能分量。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可在可控湿度、温度环境下工作的扫描电镜,用于观察材料界面微观形貌及粘附失效过程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