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怎么检测蛋白质含量

怎么检测蛋白质含量

怎么检测蛋白质含量?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为您提供蛋白质含量检测的一站式服务,中析研究所所在全国建设有多家分支机构,并配套有各类先进仪器设备,建设了国内优质可靠的分析检测服务平台,检测周期更短、检测费用更合理、检测报告数据更加严谨、可靠。.

蛋白质含量检测技术概述

简介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核心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及食品、药品等工业产品中。其含量的精准检测对于食品质量控制、生物医药研发、临床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含量检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方法量化样品中蛋白质的组成或浓度,从而为生产优化、质量评估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检测方法从传统的化学显色法发展到高灵敏度的仪器分析,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显著提升。

检测的适用范围

蛋白质含量检测技术适用于多个领域:

  1. 食品工业:如乳制品、肉制品、谷物等营养标签的制定,需测定总蛋白含量以符合国家标准。
  2. 生物医药:药品研发中需监控重组蛋白药物纯度,或疫苗生产过程中抗原蛋白的定量。
  3. 农业与环境:土壤、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有助于评估肥力或营养价值。
  4. 科研领域:细胞培养、基因表达产物分析等均需依赖蛋白质定量数据。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总蛋白质含量测定 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测定样品中所有蛋白质的总量,是食品营养标签和工业品控的基础项目。
  2. 特定蛋白质检测 针对单一蛋白(如乳清蛋白、过敏原蛋白)的定量,常用于过敏原筛查或功能性成分分析。
  3. 氨基酸组成分析 通过水解蛋白质后测定氨基酸种类及比例,间接反映蛋白质质量。
  4. 蛋白质结构表征 结合光谱或质谱技术,分析蛋白质分子量、二级结构等高级特性。

检测参考标准

  1. ISO 20483:2014《谷物与豆类—氮含量测定及粗蛋白计算》 规定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流程,适用于谷物、饲料等样品的总蛋白计算。
  2. 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涵盖凯氏定氮法、分光光度法等,适用于食品中蛋白质的法定检测。
  3. AOAC 954.01《Official Methods of Analysis of AOAC International》 国际公认的Lowry法标准,适用于生物样品中微量蛋白的测定。
  4. YY/T 0618-2017《医用诊断试剂盒中蛋白质定量方法》 规范BCA法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

检测方法及仪器

  1. 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

    • 原理:通过硫酸消解将蛋白质转化为铵盐,蒸馏后滴定氮含量,按氮-蛋白质换算系数(通常为6.25)计算总蛋白。
    • 仪器:凯氏定氮仪(含消化炉、蒸馏装置、滴定系统),如FOSS Kjeltec系列。
    • 特点:经典方法,但耗时较长(约2-4小时),且无法区分蛋白氮与非蛋白氮。
  2. BCA法(Bicinchoninic Acid Assay)

    • 原理: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还原Cu²⁺为Cu⁺,与BCA试剂形成紫色络合物,在562 nm处测定吸光度。
    •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如岛津UV-1800)或酶标仪(如BioTek Synergy H1)。
    • 特点:灵敏度高(检测限1-20 μg/mL),抗干扰性强,适合微量样品。
  3. Lowry法

    • 原理:结合双缩脲反应和Folin-酚试剂显色,在750 nm处检测。
    • 仪器: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
    • 特点:灵敏度优于凯氏法,但易受还原糖、Tris缓冲液等物质干扰。
  4. 紫外吸收法

    • 原理:利用蛋白质中酪氨酸、色氨酸在280 nm处的特征吸收峰直接定量。
    •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如NanoDrop 2000)。
    • 特点:快速(1-2分钟),需高纯度样品,适用于蛋白质纯化过程监控。
  5. 荧光法

    • 原理:荧光染料(如FITC)标记蛋白质后,通过荧光强度定量。
    • 仪器:荧光分光光度计(如Hitachi F-7000)。
    • 特点:灵敏度可达ng级,适用于复杂基质中的痕量蛋白检测。
  6. 免疫学方法(如ELISA)

    •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酶标二抗的显色反应定量。
    • 仪器:酶标仪(如Thermo Scientific Multiskan GO)。
    • 特点:特异性极高,可区分同源蛋白亚型,但开发抗体成本较高。
  7. 质谱法

    • 原理:通过分子量及肽段指纹图谱鉴定蛋白质并定量。
    •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如Agilent 6495C LC-MS)。
    • 特点:兼具定性与定量功能,适合复杂样品,但设备昂贵且需专业操作。

结论

蛋白质含量检测需根据样品特性、检测需求及设备条件选择合适方法。传统化学法(如凯氏定氮)仍是食品工业的法定方法,而高灵敏度仪器法(如BCA、质谱)则在科研和医药领域占据主导。未来,随着微流控芯片、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检测过程将向自动化、微型化方向演进,进一步满足快速检测与精准医疗的需求。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标准化操作与质量控制均是确保数据可靠性的核心。

 

GB/T 17811-2008: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 过滤法

GB/T 18868-2002:饲料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快速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GB/T 19495.8-2004:转基因产品检测蛋白质检测方法

GB/T 21870-2008:天然胶乳医用手套水抽提蛋白质的测定 改进Lowry法

GB/T 24318-2009:杜马斯燃烧法测定饲料原料中总氮含量及粗蛋

 

中析研究所检测优势

 

1、隶属集体所有制单位,拥有CMA资质认证

2、累积有大量国内外标准﹑样本信息及技术资料

3、检测周期更短,检测费用合理,数据严谨准确

4、综合性科研机构,检测报告认可度高、适用性广

5、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全国范围支持上门取样/寄样/送样

 

蛋白质含量检测的流程

 

1、客户在线或来电咨询,向研究所提出检测需求,简述样品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