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成分含量检测、溶剂残留检测、过氧化值检测、酸价检测、脂肪酸组成分析、微生物检测、重金属检测、农药残留检测、转基因检测、卫生指标检测、色谱分析、其他检测项目等。
磷脂酰胆碱:也称为卵磷脂,是大豆卵磷脂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磷脂酰乙醇胺:又称脑磷脂,是大豆卵磷脂中的重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磷脂酰肌醇:在大豆卵磷脂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具有调节细胞信号传递的功能。
磷脂酰甘油:在大豆卵磷脂中的含量相对较少,但对细胞膜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磷脂酸:在大豆卵磷脂中的含量不高,但在细胞膜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溶血磷脂:这类磷脂在大豆卵磷脂中也存在,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缩醛磷脂:作为大豆卵磷脂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大豆卵磷脂检测方法包括: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HPLC技术分离并定量测定大豆卵磷脂中的各种磷脂成分,如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等。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方法之一。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与HPLC联用,通过测定磷脂的蒸发光散射信号来定量分析大豆卵磷脂中磷脂的含量。
定磷法:通过测定样品中总磷的含量来推算卵磷脂的含量,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检测方法。
薄层色谱法(TLC):这是一种简便的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方法,通过色谱分离后,用特定的显色剂进行显色,然后根据色带的位置和强度进行分析。
气相色谱法(GC):在某些情况下,大豆卵磷脂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通过衍生化后使用GC进行分析。
质谱法(MS):结合液相色谱使用,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复杂样品基质中的大豆卵磷脂检测。
国家标准GB/T 35867-2018:规定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定量测定磷脂含量的方法,适用于粗制含油卵磷脂、无油卵磷脂和从植物油脂中提取的卵磷脂。
试验周期
大豆卵磷脂检测周期一般为7-10个工作日,根据具体需求,可以提供加急服务。
21CFR 172.814-2018羟化卵磷脂
21CFR 184.1063-2018酶改性的卵磷脂
21CFR 582.1400-2018卵磷脂
DIN EN ISO 11701-2010植物的脂肪和油 用高性能液相色谱(HPLC)光散射探测器测定卵磷脂中磷脂含量
GB/T 35867-2018粮油检验 卵磷脂中磷脂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ISO 11701-2009植物的脂肪和油 用高性能液相色谱(HPLC)光散射探测器测定卵磷脂中磷脂含量
NY/T 4354-2023禽蛋中卵磷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QB/T 5821-2023磷脂酰丝氨酸
SNI 01-4457-1998卵磷脂
T/QGCML 1999-2023卵磷脂浓缩装置
TCVN 10112-2013植物油脂。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光线散射探测器确定卵磷脂中的磷脂含量。
TCVN 11175-2015食品添加剂 卵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