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脲残留检测技术概述与应用
简介
硫脲(Thiourea)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在橡胶工业中作为促进剂,在农业中用作杀菌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在医药领域具有抗氧化和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作用。然而,硫脲及其衍生物对人体和环境存在潜在危害。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肝肾功能损伤,甚至具有致癌风险。因此,硫脲残留检测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药品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适用范围
硫脲残留检测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 食品行业:检测水果、蔬菜、谷物等农产品中硫脲类杀菌剂的残留量。
- 药品生产:监控药品原料及成品中硫脲类杂质的含量,确保用药安全。
- 环境监测:分析水体、土壤中硫脲污染物的分布与迁移规律。
- 工业品控:评估橡胶、染料等工业产品中硫脲添加剂的使用合规性。
检测项目及简介
- 总硫脲残留量 通过定量分析样品中硫脲及其代谢产物的总量,评估污染程度或用药合规性。
- 硫脲代谢产物检测 包括乙撑硫脲(ETU)等衍生物,其毒性可能高于母体化合物,需单独分析。
- 形态分析 区分硫脲的游离态与结合态,研究其生物可利用性及环境行为。
检测参考标准
以下为国内外常用的硫脲残留检测标准:
- GB 23200.113-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硫脲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ISO 21469:2018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Determination of thiourea residues》
- AOAC Official Method 2016.06 《Thiourea in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 EPA Method 8321B 《Determination of Thiourea in Water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原理:利用硫脲在色谱柱中的保留特性,通过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定量。
- 仪器:
- 高效液相色谱仪(如Agilent 1260系列)
- 紫外检测器(波长设定为240-260 nm)
- C18反相色谱柱(粒径5 μm,柱长250 mm)
- 特点: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复杂基质的前处理要求较高。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
- 原理:结合色谱分离与质谱的高选择性,通过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定量。
- 仪器:
-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如Thermo Scientific TSQ Quantis)
- 电喷雾离子源(ESI)
- 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如Waters ACQUITY UPLC)
- 特点:检测限低(可达0.01 mg/kg),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痕量分析。
3. 分光光度法
- 原理:硫脲与特定显色剂(如亚硝酸盐-碘化钾)反应生成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
- 仪器: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如Shimadzu UV-2600)
- 恒温水浴锅
- 特点:操作简便、成本低,但灵敏度较低(检测限约1 mg/kg),适用于快速筛查。
4. 电化学分析法
- 原理:基于硫脲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流信号定量。
- 仪器:
- 电化学工作站(如CHI 660E)
- 玻碳电极或金电极
- 特点:响应快、无需复杂前处理,但易受共存物质干扰。
前处理技术
- 固相萃取(SPE) 使用C18或混合型吸附剂净化样品,适用于食品和环境中硫脲的富集。
- QuEChERS法 通过乙腈提取、盐析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快速处理农产品样品。
- 衍生化技术 对硫脲进行衍生(如与苯甲酰氯反应),提高色谱分离效率或质谱响应。
质量控制与未来发展
检测过程中需通过加标回收实验、空白对照和质控样确保数据可靠性。当前,硫脲检测技术正向更高灵敏度(如纳米材料传感器)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快速筛查算法也在探索中。
结语
硫脲残留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分析方法的不断优化与标准化,其在多领域的应用将更加精准高效,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标准
SN/T 5270-2019 橡胶及其制品中亚乙基硫脲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 849-2017 水质 乙撑硫脲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SN/T 0190-2012 出口水果和蔬菜中乙撑硫脲残留量测定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YC/T 441-2012 烟用添加剂禁用成分.硫脲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NY/T 1596-2008 油菜饼粕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硫脲比色法
ISO 58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