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GB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实施与监督。纺织产品的其他要求按有关的标准执行。.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解析与应用

简介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中国针对纺织产品安全性能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该标准旨在规范纺织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同时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其核心内容是对纺织产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及检测方法进行规定,适用于所有在国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纺织产品。标准将纺织产品按用途和与人体接触程度分为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并对不同类别提出了差异化的安全指标要求。

适用范围

GB 18401-2010适用于以下纺织产品:

  1. 服装类:包括内衣、外衣、袜子、帽子等。
  2. 家用纺织品:如床单、被套、毛巾、窗帘等。
  3. 装饰用纺织品:如桌布、沙发套等。
  4. 其他纺织制品:如背包、围巾等。

不适用范围

  • 一次性卫生用品(如纸尿裤、卫生巾)。
  • 箱包、鞋类、地毯等非纺织材料为主的产品。
  • 工业用、军工用特殊功能性纺织品。

检测项目及简介

GB 18401-2010规定了以下5项核心检测指标,涵盖化学安全性与物理安全性要求:

  1. 甲醛含量

    • 目的:甲醛是一种刺激性致癌物质,易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引发过敏或呼吸道疾病。
    • 限量要求:A类≤20 mg/kg,B类≤75 mg/kg,C类≤300 mg/kg。
  2. pH值

    • 目的:纺织品残留的酸碱性物质可能破坏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导致刺激或过敏。
    • 限量要求:A类4.07.5,B类4.08.5,C类4.0~9.0。
  3. 色牢度

    • 检测项目: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仅A类)色牢度。
    • 目的:色牢度差的纺织品易导致染料脱落,通过皮肤吸收或误食(婴幼儿用品)产生健康风险。
    • 限量要求: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色牢度≥3~4级(依类别不同);A类耐唾液色牢度≥4级。
  4. 异味

    • 目的:检测纺织品中残留的霉味、高沸程石油味等异常气味,可能表明存在有害化学污染。
    • 要求:无异味。
  5.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 目的:部分偶氮染料可分解出24种致癌芳香胺,已被国际公认为高风险物质。
    • 限量要求:禁用(检出限≤20 mg/kg)。

检测参考标准

GB 18401-2010的检测方法基于以下国家标准:

  1. GB/T 2912.1-2009《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2. GB/T 7573-2009《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3. GB/T 5713-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
  4. 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5. GB/T 17592-2011《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检测方法及仪器

  1. 甲醛含量检测

    • 方法:水萃取法。将样品在40℃水中振荡萃取,萃取液与乙酰丙酮反应显色,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 仪器:恒温水浴振荡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 pH值检测

    • 方法:电极法。将样品剪碎后浸泡在氯化钾溶液中,用pH计直接测定溶液pH值。
    • 仪器:精密pH计、玻璃电极。
  3. 色牢度检测

    • 耐水/汗渍色牢度: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贴合,在汗液或水中浸泡后加压加热,用灰色样卡评级。
    • 耐摩擦色牢度:使用摩擦牢度测试仪,以干态和湿态摩擦布对试样进行往复摩擦,评估沾色程度。
    • 仪器:汗渍色牢度仪、摩擦牢度测试仪、标准光源箱。
  4. 异味检测

    • 方法:感官评价法。将样品置于密闭容器中,由3名以上检测人员嗅辨判断是否存在异味。
  5.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检测

    • 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样品经柠檬酸盐缓冲液还原裂解后,用溶剂萃取,通过GC-MS定性定量分析。
    • 仪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超声波萃取仪。

总结

GB 18401-2010作为中国纺织行业的基础安全规范,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项目和标准方法,有效控制了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风险。对生产企业而言,需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到成品检测全流程落实标准要求;对检测机构而言,需配备高精度仪器(如GC-MS、分光光度计)并严格遵循标准操作流程。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日益重视,该标准不仅保障了市场产品的合规性,也为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未来,随着新型化学物质的出现,相关检测标准将持续更新,以应对更复杂的安全挑战。

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18401-2010

发布日期2011-01-14

实施日期2011-08-01

废止日期无

中国标准分类号W09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01 发布单位CN-GB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出口产品可依据合同的约定执行。 附录A中所列举产品不属于本技术规范的范畴,供需双方另有协议或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