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真菌和部分微生物中的金属酶,其活性与生物体内的酚类代谢密切相关。该酶通过催化单酚羟基化为邻苯二酚(单酚酶活性)或氧化邻苯二酚为醌类物质(双酚酶活性),在植物抗病、食品褐变、茶叶发酵、药物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果蔬加工中因PPO活性导致的褐变问题直接影响产品品质,而茶叶生产中PPO活性则与风味形成密切相关。因此,准确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对食品工业、农业育种及生物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多酚氧化酶活性检测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以下为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标准:
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基于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和荧光法,其中分光光度法因操作简便、成本低而应用最广。
原理:通过监测醌类产物在特定波长(通常为420 nm)下的吸光度变化,计算酶促反应速率。 步骤:
原理:利用PPO催化生成的醌类物质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流信号变化反映酶活性。 优势:灵敏度高,适用于低浓度样品检测。 仪器:
原理:使用荧光底物(如4-甲基邻苯二酚),其氧化产物在特定激发波长下发射荧光,通过荧光强度变化定量酶活性。 仪器: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已开始用于PPO基因表达与酶活性的关联研究。此外,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引入使得高通量检测成为可能,单次实验可同时分析数百个样本,显著提升研究效率。
多酚氧化酶活性检测作为连接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关键技术,其方法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食品加工、农业育种等领域的进步。未来,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检测流程、开发便携式快检设备,将进一步提升该技术的实用价值。
LS/T 6124-2017 粮油检验 小麦粉多酚氧化酶活力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BS DD ISO/TS 17193-2012 乳.乳过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光度测定法(标准方法)
NBN V 21-014-1978 奶油乳清中的氧化酶检测
MNOSZ 20516-1955 发酵烟草,氢指数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检验
DB31/T 138-7-1994 临床化学用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过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原理
邻苯二酚在多酚氧化酶催化下受02作用生成邻苯二醌,邻苯二醌能够被抗坏血酸还原,如抗坏血酸充足,少量邻苯二酚可反复不断地发生氧化还原。由于该酶最适pH为6,因此这一过程在pH6时最快。
把分析对象配成pH6左右的样液,在抗坏血酸和邻苯二酚存在时,于20℃下振荡2min,这时抗坏血酸被氧化。精确的经过2min后加入偏磷酸以终止反应。用碘量法(以碘酸钾为基准试剂)进行滴定,测得剩余的抗坏血酸。由得到的数据求出被氧化的抗坏血酸量,并计算出酶活性,并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