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微生物肥料检测

微生物肥料检测

微生物肥料检测找什么单位做?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作为综合性的科研检测机构,在微生物肥料检测方面有着丰富的技术经验,检测费用合理,检测项目齐全,可以对样品进行标准或非标项目的检测测试,为客户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支持并出具测试报告。.

检测范围

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微生物肥料、解钾微生物肥料、光合细菌肥料、有机物料腐熟剂、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芽孢杆菌制剂、放线菌制剂、真菌制剂、菌根菌剂、促生菌剂、抗生菌剂、溶磷菌剂、硅酸盐菌剂、绿僵菌剂、白僵菌剂、多粘类芽孢杆菌制剂、巨大芽孢杆菌制剂等。

检测方法

有效活菌数:是衡量微生物肥料质量的关键指标,指在规定的保存条件下,单位质量或体积产品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数量,如根瘤菌、解磷菌、解钾菌等。通过平板计数法等特定的微生物培养和计数方法来确定,反映了产品中起作用的微生物的实际含量,直接关系到肥料的功效。

杂菌率:指产品中除有效菌以外的其他杂菌数量占总菌数的百分比。过高的杂菌率可能会影响有效菌的生长和作用,甚至可能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培养后的菌落进行分类计数来检测。

霉菌含量:霉菌可能会与有益微生物竞争营养,还可能产生毒素影响作物生长。通常采用特定的培养基培养并计数来检测其含量,以评估产品受霉菌污染的程度。

有机质含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也是影响土壤结构和肥力的重要因素。一般采用灼烧法或重铬酸钾氧化法等进行测定,其含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肥料对土壤改良和养分供应的潜在能力。

氮、磷、钾含量: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凯氏定氮法测氮含量、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磷含量、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钾含量,这些指标反映了肥料为作物提供常规养分的能力。

微量元素含量:包括铁、锌、锰、铜、硼、钼等,虽然植物对其需求量较少,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来测定,了解其含量有助于评估肥料对作物微量元素供应的有效性。

粒度:指肥料颗粒的大小分布。合适的粒度范围有利于肥料在土壤中的分散和与作物根系的接触,一般通过标准筛进行筛分测定,不同的产品类型和使用方式对粒度有不同的要求。

水分含量:适量的水分有助于维持微生物的活性,但过高的水分易导致微生物肥料发霉变质、有效菌死亡以及产品结块等问题。通常采用烘干法测定,将样品在一定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计算失去的水分重量占样品原重量的百分比。

有害物质含量:包括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砷等)、农药残留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对土壤、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等,以确保产品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

检测标准

DB41/T 2004-2020 夏玉米微生物肥料施用技术规程

HJ1088-2020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磷肥、钾肥、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DB13/T 2882-2018 微生物肥料应用技术规程

NY/T 1109-2017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

DB51/T 2124-2016 核桃微生物肥料施用技术规范

NY/T 798-2015 复合微生物肥料

DB14/T 921-2014 采煤沉陷区新复垦土壤微生物肥料施用技术规程

NY/T 2321-2013 微生物肥料产品检验规程

NY/T 2066-2011 微生物肥料生产菌株的鉴别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

NY/T 1847-2010 微生物肥料生产菌株质量评价通用技术要求

检测流程

检测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遵循严谨的流程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确认并指定测试对象进行初步检查,对于需要采样的测试,我们会确认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的具体安排。

接下来,我们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和协商,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然后,双方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的内容、标准、报告格式等细节,并确认测试费用并按照约定进行支付。在试验测试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以确保测试过程中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最后,我们对试验测试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撰写测试报告并进行审核,出具符合要求的测试报告,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