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细胞皮下成瘤实验

细胞皮下成瘤实验

细胞皮下成瘤实验有哪些参考标准?检测方法有哪些?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依据相关检测标准,对皮下成瘤模型实验的细胞皮下成瘤实验、药效评价试验测试等项目进行检验测试,一般7-15个工作日出具报告。.

细胞皮下成瘤实验:原理、应用与标准化流程

简介

细胞皮下成瘤实验是肿瘤生物学研究中的经典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特定细胞系或原代肿瘤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以及评价抗肿瘤药物或治疗方案的疗效。该实验通过将肿瘤细胞接种于免疫缺陷动物(如裸鼠或NSG小鼠)的皮下组织,模拟肿瘤在体内的生长过程,为研究肿瘤发生、转移机制及药物筛选提供重要依据。其核心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成瘤周期可控,且能够直观反映肿瘤体积变化,因此在基础研究与药物开发中广泛应用。

适用范围
  1. 肿瘤生物学研究:探究癌基因功能、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及转移机制。
  2. 药物研发:评估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或免疫疗法的体内抑瘤效果。
  3. 细胞治疗评价:验证CAR-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对实体瘤的杀伤能力。
  4. 生物材料测试:评价纳米载体、水凝胶等药物递送系统的缓释效果与生物相容性。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成瘤率 定义:接种细胞后形成可测量肿瘤的动物比例。 意义:反映细胞的体内存活能力及致瘤性,是筛选高侵袭性细胞系的关键指标。

  2. 肿瘤体积动态监测 方法:通过游标卡尺测量肿瘤长径(L)和短径(W),按公式 �=�×�22V=2L×W2​ 计算体积。 应用:绘制生长曲线,分析药物干预下的肿瘤增殖抑制率。

  3. 病理学分析 内容: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坏死区域;免疫组化检测Ki-67(增殖标志物)、CD31(血管生成)等蛋白表达。 目的:揭示药物作用机制及肿瘤微环境变化。

  4. 生存期分析 指标: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动物的中位生存时间,评估治疗方案的长期效果。

  5. 分子标志物检测 技术:qPCR、Western Blot或单细胞测序分析肿瘤组织中特定基因或蛋白表达谱。

检测参考标准
  1. ISO 10993-6:2016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6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 适用于生物材料植入后的组织相容性及促瘤性评估。

  2. OECD TG 451:2018 《致癌性研究试验指南》 规范化学物质长期致癌性实验的设计与数据分析。

  3.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 9012 《人用药物生殖与发育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涉及抗肿瘤药物生殖毒性评估中的动物模型使用规范。

  4. CLSI MM19-A:2017 《动物模型在抗肿瘤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指南》 提供肿瘤体积测量、分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的标准化流程。

检测方法及仪器
实验流程
  1. 细胞准备

    • 选取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胰酶消化后调整浓度至1×106∼5×1061×106∼5×106个/mL。
    • 与基质胶(Matrigel)按1:1体积混合,增强细胞定植能力。
  2. 动物接种

    • 使用1 mL注射器在裸鼠右侧腋下皮下注射100-200 μL细胞悬液。
    • 对照组注射等量PBS或基质胶混合液。
  3. 观察与测量

    • 接种后每周2-3次测量肿瘤体积,持续4-8周。
    • 终点处死后取瘤称重,并固定于4%多聚甲醛以备病理分析。
关键仪器
  1. 活体成像系统(如PerkinElmer IVIS Spectrum) 应用:通过荧光素酶标记细胞实时监测肿瘤生长与转移。

  2. 小动物超声仪(VisualSonics Vevo 3100) 功能:高分辨率成像肿瘤内部血管分布及血流动力学参数。

  3. 显微注射系统(Nanoject III Programmable Injector) 特点:精准控制注射体积(精度达4.6 nL),适用于原位成瘤模型。

  4. 组织病理学平台

    • 石蜡切片机(Leica RM2235)
    • 全自动染色机(Dako Omnis)
    • 数字切片扫描仪(Hamamatsu NanoZoomer)
数据分析要点
  1. 统计学方法

    • 采用GraphPad Prism进行ANOVA检验或Kaplan-Meier生存分析。
    • 肿瘤体积数据需进行对数转化以满足正态分布假设。
  2. 伦理合规

    • 实验方案需通过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批(参照AAALAC标准)。
    • 肿瘤体积不得超过动物体重的10%,或直径不超过15 mm。
结语

细胞皮下成瘤实验作为连接体外研究与临床前试验的桥梁,其标准化实施对提高肿瘤研究的可重复性至关重要。随着活体成像、单细胞分析等技术的融合,该模型在精准医学与个体化治疗评价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未来需持续优化动物福利措施,并建立跨实验室的标准化质控体系,以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加速转化。

 

检测标准

 

YY/T 0870.3-2013 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试验第3部分:用小鼠淋巴瘤细胞进行的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YY/T 0127.17-2014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7部分: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

DB4403/T 122-2020 人源肿瘤细胞系建立技术规范

 

检测流程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

 

检测报告用途

 

产品质量控制: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相关部门查验:工商查验,市场监督管控,招投标,申报退税等

协助产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