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橡胶改性沥青是以基质沥青为基础,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掺入橡胶类材料(如废旧轮胎胶粉、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备而成的高性能沥青材料。其核心优势在于显著提升了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低温抗裂性、抗老化性及抗疲劳性能,同时实现了废旧橡胶资源的循环利用,兼具环保与经济效益。目前,橡胶改性沥青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机场跑道、桥梁伸缩缝等工程领域。为确保其性能满足工程需求,科学规范的检测技术成为材料研发、生产及应用的关键环节。
橡胶改性沥青的检测适用于以下场景:
橡胶改性沥青的检测项目涵盖物理性能、化学特性及施工性能三大类,具体包括:
软化点(环球法) 反映材料高温抗变形能力,软化点越高,沥青在高温下抵抗流动的能力越强。
延度(5℃) 表征低温延展性,延度值越大,沥青在低温环境下的抗裂性能越好。
弹性恢复率 通过回弹试验测定,体现材料在受力变形后的自恢复能力,直接影响路面的耐久性。
针入度(25℃) 衡量沥青的软硬程度,针入度过高可能导致高温车辙,过低则可能引发低温脆裂。
离析性试验 评估橡胶颗粒与沥青的相容性,防止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出现分层现象。
旋转粘度(135℃) 反映施工和易性,粘度过高会加大泵送难度,过低则可能影响成型质量。
储存稳定性 通过离心或静置试验检测材料在长期储存中的均匀性,避免性能劣化。
橡胶改性沥青的检测需遵循国内外权威标准,主要包括:
以上标准规定了检测方法、仪器精度及结果判定规则,为材料性能的客观评价提供依据。
橡胶改性沥青的检测技术是保障其工程性能的核心手段。通过科学选择检测项目、严格执行标准方法,并结合高精度仪器的使用,可全面评估材料的适用性及耐久性。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升级(如红外光谱分析胶粉分散度、动态剪切流变仪评价粘弹性),橡胶改性沥青的质量控制将更加精准,进一步推动其在绿色交通建设中的规模化应用。
T/CECS 10213-2022 公路石墨烯改性橡胶沥青
DB45/T 2014-2019 路面用石墨烯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T 798-2019《路用废胎胶粉橡胶沥青》
NB/SH/T 0164-2019《石油及相关产品包装、储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1.测试对象确定和准备:确认测试对象,进行初步检查和准备工作。对于需要采样的测试,确认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的具体安排。
2.实验方案验证: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进行确认和协商。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3.委托书签订和费用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的内容、标准、报告格式等细节。确认测试费用并按照约定进行支付。
4.试验测试执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