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编织袋型式检验

编织袋型式检验

编织袋型式检验有哪些检验项目?找什么检验机构?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能够依据编织袋型式检验的相关标准,对耐热性能、跌落性能、抗紫外线性能、卫生性能等项目进行检验测试,并在7-15个工作日期间出具报告。.

编织袋型式检验技术解析

简介

编织袋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及物流领域的包装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运输安全与储存稳定性。型式检验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通过对编织袋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环境适应性进行系统性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本文从适用范围、检测项目、参考标准及检测方法等维度,系统阐述编织袋型式检验的技术要点。

适用范围

编织袋型式检验主要适用于以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合成树脂为原料,经挤出、拉伸、编织等工艺制成的柔性包装容器。其检测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1. 普通编织袋:用于化肥、粮食、建材等散装物料的包装;
  2. 覆膜编织袋:内层覆膜以增强防潮性能,常用于化工原料、食品添加剂等;
  3. 吨袋(集装袋):适用于大宗货物运输,需满足更高强度要求;
  4. 食品级编织袋: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物,需通过卫生性能检测。

检测项目及简介

型式检验涵盖编织袋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环境适应性三大类指标,具体项目如下:

1. 物理性能检测

  • 拉伸性能:测试经纬向断裂强力及伸长率,反映编织袋在运输过程中承受拉伸载荷的能力。
  • 跌落性能:模拟编织袋装填物料后从特定高度跌落时的破损情况,评估抗冲击能力。
  • 耐穿刺性:通过穿刺试验机测定袋体抗尖锐物刺穿的能力,确保运输过程中不易破损。
  • 缝合强度:检测袋口缝合处线迹的牢固性,防止因缝线断裂导致内容物泄露。

2. 化学性能检测

  • 卫生指标:包括重金属(铅、镉)、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及荧光增白剂含量检测,确保食品级编织袋的安全性。
  • 抗紫外线性能:通过氙灯老化试验箱模拟长期日晒环境,测试编织袋抗紫外线降解能力。
  • 耐候性:评估编织袋在高温、低温及湿度变化下的性能稳定性。

3. 环境适应性检测

  • 防潮性能:针对覆膜编织袋,测试其水蒸气透过率,确保防潮效果符合要求。
  • 抗静电性能:用于化工产品包装的编织袋需通过表面电阻率测试,防止静电积聚引发安全隐患。

检测参考标准

编织袋型式检验依据以下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

  1. GB/T 8946-2022《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规定编织袋的分类、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2. GB/T 18455-2022《包装回收标志》:明确编织袋回收标识的印刷要求及检测方法。
  3. GB 4806.1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食品级编织袋卫生性能的核心依据。
  4. GB/T 16422.2-20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氙弧灯》:抗紫外线性能测试的试验标准。
  5. ISO 2244:2020《包装—完整满装的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国际通用的跌落性能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拉伸性能检测

  • 方法:采用恒速拉伸试验机,将试样夹持后以(200±20)mm/min速度拉伸至断裂,记录最大载荷及伸长率。
  • 仪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量程0~5000N,精度±1%)。

2. 跌落性能检测

  • 方法:装填标称容量的模拟物料(如沙袋),提升至1.2m高度后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观察袋体是否破损。
  • 仪器:跌落试验机(高度可调范围0~2m,释放装置精度±5mm)。

3. 耐穿刺性检测

  • 方法:使用直径5mm的钢制穿刺头,以(50±5)mm/min速度垂直刺穿试样,记录最大穿刺力。
  • 仪器:穿刺强度测试仪(分辨率0.1N)。

4. 卫生指标检测

  • 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重金属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塑化剂。
  • 仪器:ICP-MS(检测限≤0.01mg/kg)、GC-MS(检测限≤0.1mg/kg)。

5. 抗紫外线性能检测

  • 方法:在氙灯老化箱中模拟紫外光照(辐照度0.55W/m²)、喷淋及黑暗循环,测试600小时后试样断裂强力保留率。
  • 仪器:氙灯耐候试验箱(光谱范围300~800nm,温度控制精度±2℃)。

结语

编织袋型式检验通过多维度技术手段,系统评估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随着环保法规趋严与市场需求升级,检测标准将持续更新,推动行业向高性能、低能耗方向转型。生产企业需密切关注标准动态,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