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凤香型白酒作为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中的独特品类,发源于陕西西凤酒的传统酿造工艺。其工艺特点融合了清香型白酒的地缸发酵与浓香型白酒的泥窖续糟技术,形成"酒海陈藏、老六甑工艺"为核心的生产体系。这种工艺赋予了凤香型白酒"清而不淡、浓而不艳"的典型风格,酒体呈现蜜香、果香与窖香的复合香气,具有"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的感官特征。
随着《地理标志产品 西凤酒》(GB/T 19508-2007)等国家标准的实施,凤香型白酒的检测体系已形成完整的技术框架。检测工作贯穿原料筛选、基酒生产、勾调陈酿到成品包装的全产业链,通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感官品质等多维度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与消费者品质预期。
凤香型白酒检测技术主要服务于四大应用场景:1)生产企业质量管控,涵盖原粮采购验证、生产过程监控、基酒分级评定等环节;2)市场监管部门的流通领域质量监督抽查;3)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环节的合规性验证;4)科研机构开展工艺优化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凤香型白酒特有的"酒海"贮存工艺(采用荆条编制、生物涂料处理的传统容器),检测范围需特别关注贮存容器的溶出物检测。
由国家级评酒委员组成的专家组,依据《白酒分析方法》(GB/T 10345)开展"色、香、味、格"四维度评价。重点检测酒体透明度(要求晶亮透明)、香气纯正度(不得有异杂味)、口感协调性(酸甜苦辣鲜五味平衡)及风格典型性。对贮存三年以上的老酒,还需评估陈香特征的呈现程度。
关键项目包括:
重点监控三类风险物质:
应用GC-MS技术解析酒体中160余种挥发性成分,重点监控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等关键酯类物质的含量比例,这是保持凤香型"醇香典雅"特征的核心指标。通过建立特征组分数据库,可有效鉴别勾兑酒与纯粮酿造酒。
现行标准体系以三大类标准为支撑:
针对酒海贮存工艺,补充执行QB/T 4259《酿酒大曲通用分析方法》,监测传统贮酒容器中生物涂料的稳定性。
现代检测实验室已形成"传统分析+现代仪器"的技术矩阵:
检测流程严格执行"三阶段质控":前处理阶段采用标准物质进行方法验证,检测阶段实施平行样测定,数据审核阶段应用SPC统计过程控制。
随着白酒产业智能化转型,检测技术呈现三个发展方向:微型化(便携式GC-MS现场快检)、智能化(AI算法辅助感官评价)、溯源化(区块链技术整合检测数据)。最新实施的《凤香型白酒》(GB/T 14867-2021)已增加风味轮评价、风险物质预警等新要求,推动检测体系从"合规性验证"向"品质提升指导"转变。
通过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检测网络,凤香型白酒不仅守住了传统工艺的精髓,更以科学数据支撑产品创新。从原料检验到成品检测的287个质量控制点,见证着传统酿造技艺与现代分析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这一古老酒种的品质传承与国际化发展筑牢技术根基。
GB/T 14867-2007 凤香型白酒
GB/T 14867-2007e 凤香型白酒
T/CBJ 2105-2019 固态法凤香型白酒原酒
确定测试对象与安排: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确定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安排;
制定验证实验方案:与委托方确认与协商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详情,确定费用,并按约定支付;
进行实验测试:按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报告:分析试验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符合要求的测试报告,并及时反馈测试结果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