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划痕硬度检测

划痕硬度检测

划痕硬度检测有哪些检测方法?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能够参考划痕硬度检测标准规范中的试验方法,对金属板, 玻璃板, 陶瓷板, 塑料板, 木板, 纸张, 纺织布料等产品的莫氏硬度测试、布氏硬度测试、Vickers硬度测试、洛氏硬度测试、格氏硬度测试等项目进行检验测试,并出具相关测试报告。.

划痕硬度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简介

划痕硬度检测是一种通过施加特定载荷的压头在材料表面划擦,根据划痕形貌或临界载荷值来评估材料抗划伤能力的测试方法。它广泛应用于涂层、薄膜、金属、聚合物等材料的性能评价,尤其适用于评估表面改性材料或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耐磨性及抗损伤能力。与传统的静态硬度测试(如洛氏硬度、维氏硬度)不同,划痕硬度检测能动态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因摩擦、刮擦或冲击导致的表面损伤行为,因此在工业质量控制与材料研发中具有重要价值。

适用范围

划痕硬度检测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1. 涂层与薄膜材料:评估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抗剥落性能以及涂层的耐磨性。
  2. 金属材料:分析金属表面硬化处理(如渗氮、渗碳)后的抗划伤能力。
  3. 聚合物与复合材料:测试塑料、橡胶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表面抗损伤特性。
  4. 微电子与光学器件:用于脆性材料(如玻璃、单晶硅)的微观划痕行为研究。
  5. 汽车与航空航天工业:验证零部件表面防护涂层的可靠性,例如车身漆面、发动机涂层等。

检测项目及简介

划痕硬度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

  1. 临界载荷(Critical Load)

    • 定义:材料表面开始出现可见划痕或涂层剥离所需的最小载荷。
    • 意义:直接反映材料表面强度及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性能。临界载荷越高,材料抗划伤能力越强。
  2. 划痕形貌分析

    • 内容:通过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划痕的宽度、深度、裂纹扩展及剥落情况。
    • 应用:判断材料失效模式(如脆性断裂、塑性变形)及损伤机制。
  3. 摩擦系数动态监测

    • 方法:实时记录划擦过程中的摩擦力变化,分析材料表面摩擦特性与载荷的关系。
  4. 残余应力评估

    • 原理:结合划痕形貌与载荷曲线,推导材料表面的残余应力分布。

检测参考标准

划痕硬度检测需遵循以下国际及行业标准:

  1. ISO 1518-1:2019 《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第1部分:恒定载荷法》

    • 适用于涂层材料的临界载荷测试,规定划痕速度、压头类型及环境条件。
  2. ASTM D7027-20 《通过划痕试验测定聚合物涂层粘附力的标准试验方法》

    • 详细描述涂层结合强度的定量评估流程。
  3. GB/T 4340.2-2012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 虽主要针对维氏硬度,但部分条款适用于划痕仪器的校准。
  4. ISO 20502:2016 《精细陶瓷(高级陶瓷)—通过划痕试验评估陶瓷涂层的结合强度》

    • 专为脆性涂层材料设计,涵盖渐进载荷法与数据分析要求。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主要检测方法
  • 恒定载荷法 在固定载荷下进行划擦,通过观察划痕形貌或检测声发射信号判定临界载荷。适用于快速筛选材料的抗划伤性能。

  • 渐进载荷法 载荷随划痕长度线性增加,通过摩擦力突变点或光学显微分析确定临界载荷。该方法精度高,常用于科研及精密涂层评估。

  • 多循环划擦法 在相同位置多次划擦,模拟材料在重复摩擦下的耐久性,适用于汽车漆面等需长期抗划伤的场景。

2. 核心仪器与组件
  • 划痕测试仪

    • 压头:通常为金刚石圆锥或球形压头(半径50-200 μm),硬度需远高于被测材料。
    • 加载系统:精密伺服电机或液压装置,载荷范围1 mN至200 N,分辨率达0.1 mN。
    • 运动平台:高精度导轨与步进电机,实现划痕速度0.1-50 mm/min的可控移动。
    • 检测模块:集成摩擦力传感器、声发射探头及光学显微镜,实时采集数据。
  • 辅助设备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用于纳米级划痕形貌分析。
    • 白光干涉仪:三维重建划痕轮廓,测量深度与体积损失。
    • 拉曼光谱仪:分析划痕区域的成分变化,揭示材料相变或氧化行为。
3. 操作流程示例(以涂层检测为例)
  1. 样品制备:确保被测表面平整无污染,必要时进行抛光或清洁处理。
  2. 参数设定:选择压头类型、载荷范围及划痕速度(通常1-10 mm/min)。
  3. 预划痕校准:进行低载荷预测试,调整仪器零点与摩擦力补偿。
  4. 正式测试:启动划痕程序,同步记录载荷、位移及摩擦力数据。
  5. 后处理分析:结合光学显微观察与软件计算,确定临界载荷及失效模式。

结语

划痕硬度检测通过模拟真实工况下的表面损伤行为,为材料设计与工艺优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随着精密仪器技术的发展,该技术正从宏观定性分析向微观定量表征延伸,尤其在纳米涂层、柔性电子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未来,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与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划痕检测将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水平与数据解析能力,推动材料科学向更高精度与可靠性迈进。

 

检测标准

 

CSN 72 5126-1987 根据莫氏硬度法测定表面划痕硬度

NBN-EN 101-1992 瓷砖.根据莫氏硬度值,测量划痕硬度值

PN B12038-06-1987 莫氏法 测定瓷砖表面划痕硬度

ASTM C1895-20 莫氏划痕硬度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 6769:2022 釉瓷和搪瓷.根据莫氏硬度表测定表面划痕硬度

EN 15771:2010 搪瓷釉和搪瓷.按照

 

试验仪器

 

实验室在进行划痕硬度检测时通常需要以下仪器设备:

显微硬度计、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勃氏硬度计、龙氏硬度计、杜氏硬度计、威尔逊硬度计、洛氏微硬度计、Vickers硬度计、Rockwell硬度计、Knoop硬度计、单划痕法划痕硬度测试仪、多划痕法划痕硬度测试仪、万能材料硬度仪、数字划痕硬度计、自动划痕硬度计、便携式划痕硬度计、激光划痕硬度计、纳米硬度测试仪、三角划痕硬度计、固体硬度计、岩石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