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原位拉伸试验是一种结合力学加载与实时观测的先进材料检测技术,通过在试样受载过程中同步采集微观结构演变数据,实现了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形貌变化的动态关联。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拉伸试验仅能获取宏观力学参数的局限,为揭示材料变形机理、失效机制提供了关键实验依据。随着高精度传感器、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的突破,原位拉伸试验在材料研发、产品质量控制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已成为现代材料科学研究的核心手段之一。
该检测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领域:
特别适用于需要建立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对应关系的研发场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封装等行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力学性能参数
微观结构演变
动态响应特性
标准体系涵盖试验环境控制(温度23±2℃、湿度50±5%RH)、试样制备规范(哑铃型试样宽度公差±0.1mm)、加载速率设置(1-5mm/min)等关键技术要求。
试验系统构成
典型试验流程 (1) 试样制备:线切割加工标准拉伸样件,表面抛光至Ra<0.2μm (2) 设备校准:依据JJG 762验证载荷传感器的计量特性 (3) 装样定位:采用气动夹具确保同轴度偏差<0.05mm (4) 参数设置:根据材料类型选择0.00025-0.005/s的应变速率 (5) 同步采集:力学数据(1000Hz采样率)与显微图像(30fps)同步记录 (6) 数据分析: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DIC)重构全场应变分布
关键技术突破
当前该领域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深度学习算法开始应用于裂纹自动识别,试验效率提升40%以上。微纳力学测试系统可实现10mN级载荷分辨率,推动薄膜材料研究进入新阶段。随着同步辐射光源技术的普及,三维原位表征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立材料本构模型提供了更精确的实验基础。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原位拉伸试验正从实验室研究工具转变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质量检测手段,在新能源电池极片、柔性电子器件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该技术的深化应用将有力推动材料设计从经验模式向理论指导模式的转变。
T/CSTM 00794-2022 钢板拉伸试验 原位图像采集
T/NLIA 004-2021 增材制造铝合金扫描电镜原位拉伸 试验方法
JB/T 13225-2017 固体材料原位拉伸-压痕复合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JB/T 13223-2017 固体材料原位拉伸-弯曲复合力学性能 测试系统
JB/T 13224-2017 固体材料原位拉伸-弯曲-扭转复合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JB/T 13222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
产品质量控制: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相关部门查验:工商查验,市场监督管控,招投标,申报退税等
协助产品上市:产品需入驻网上商城、大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