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预制构件是工业化建筑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耐久性和功能性。型式检验作为预制构件生产与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化的检测手段验证构件的设计、材料及生产工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其核心目标在于确保预制构件的性能指标满足工程需求,同时为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提供技术依据。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型式检验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已成为建筑行业质量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
预制构件型式检验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适用构件类型涵盖叠合板、墙板、梁柱、楼梯等混凝土预制件,以及部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
外观质量检测 包括表面平整度、裂缝宽度、蜂窝孔洞等缺陷的目视检查与量化测量。通过该检测可评估构件表观质量是否满足施工验收标准。
尺寸偏差检测 对构件的长度、宽度、厚度、预埋件位置等关键尺寸进行精密测量,确保其与设计图纸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通常为±2~5mm)。
力学性能检测
耐久性检测
连接性能检测 针对预埋套筒、焊接节点等关键连接部位进行拉拔试验或剪切试验,确保装配施工的可靠性。
GB/T 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规定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及检验要求,涵盖尺寸公差与力学性能指标。
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明确外观质量、钢筋保护层等现场验收标准。
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对连接节点性能、结构整体性检测提出具体要求。
GB/T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提供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试验的操作规范。
非破损检测技术
力学性能试验系统
耐久性测试设备
数字化检测平台 集成BIM模型的数据比对系统,可将实测数据与设计模型自动匹配,生成可视化偏差分析报告。
随着智能建造技术的进步,预制构件检测正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例如,基于机器视觉的AI缺陷识别系统可替代30%以上的人工目检工作;物联网传感器可植入构件内部,实现全寿命周期的性能监测。此外,3D打印混凝土构件等新型产品的出现,也对型式检验标准提出了更新需求,推动检测技术持续迭代。
通过科学的型式检验体系,不仅能有效控制预制构件质量,还可为优化生产工艺提供数据支持,助力建筑行业实现“工业化+数字化”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GB/T 16752-2017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
GB/T 25650-2010混凝土振动台
GB/T 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T 10801.2-2018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JC/T 624-2011乡镇建设用混凝土构件质量检测方法
DB37/T 5020-201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
T/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
产品质量控制: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相关部门查验:工商查验,市场监督管控,招投标,申报退税等
协助产品上市:产品需入驻网上商城、大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