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电梯缓冲器型式检验

电梯缓冲器型式检验

电梯缓冲器型式检验有哪些检验项目?找什么检验机构?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能够依据电梯缓冲器型式检验的相关标准,对缓冲容量、缓冲行程、缓冲力、尺寸偏差、动态缓冲特性等项目进行检验测试,并在7-15个工作日期间出具报告。.

电梯缓冲器型式检验技术解析

简介

电梯缓冲器作为电梯安全保护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电梯发生超速运行或失控时,通过吸收和耗散动能,降低轿厢或对重的冲击力,从而保障乘客与设备的安全。型式检验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对电梯缓冲器设计合理性、制造工艺及性能可靠性的全面验证。该检验不仅涉及产品的基本性能指标,还涵盖其在不同工况下的适应性,是电梯安全认证和市场监管的重要依据。

适用范围

电梯缓冲器的型式检验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1. 产品研发阶段:验证新型缓冲器的设计参数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2. 批量生产前:确保批量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与一致性。
  3. 法规合规性审查:满足《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电梯型式试验规则》的强制性要求。
  4. 国际认证需求:针对出口产品,需符合EN 81-20(欧洲)、ASME A17.1(美国)等区域标准。 检验对象包括液压缓冲器、弹簧缓冲器及聚氨酯缓冲器等不同类型,覆盖额定速度0.63 m/s至10 m/s的电梯系统。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静压强度试验

    • 目的:验证缓冲器在极限载荷下的结构完整性。
    • 方法:通过液压加载装置对缓冲器施加1.5倍额定载荷,持续5分钟,观测是否发生塑性变形或破裂。
    • 关键参数:载荷精度需控制在±2%以内,位移测量分辨率≤0.01 mm。
  2. 冲击动能吸收试验

    • 目的:评估缓冲器在模拟自由坠落工况下的能量耗散能力。
    • 方法:使用标准质量块(通常为电梯额定载荷的125%)从规定高度自由下落,利用高速摄像机和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冲击过程。
    • 数据要求:减速度峰值≤2.5g(g为重力加速度),回弹距离≤10 mm。
  3. 疲劳寿命测试

    • 目的:模拟长期使用中的循环载荷对缓冲器性能的影响。
    • 方法:以额定载荷的80%进行至少50,000次往复压缩,检测缓冲力衰减率和密封件磨损情况。
    • 判定标准:力值衰减率应<10%,无液压油泄漏或弹簧断裂现象。
  4. 环境适应性试验

    • 高温/低温测试:将缓冲器置于-20℃至+60℃环境中,验证材料性能稳定性。
    • 盐雾腐蚀试验:按GB/T 10125标准进行96小时中性盐雾测试,评估金属部件防锈能力。
  5. 材料成分分析

    • 采用光谱仪检测金属部件的合金成分,确保符合GB/T 3077对弹簧钢或液压缸材料的要求。
    • 聚氨酯缓冲器需通过FT-IR光谱法验证弹性体分子结构的一致性。

检测参考标准

  1. GB/T 7588-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规定了缓冲器的最小行程、最大冲击速度等基础参数。
  2. GB/T 24478-2009《电梯缓冲器》 详细定义了缓冲器的分类、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3. EN 81-20:2020《Safety 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lifts - Passenger and goods passenger lifts》 欧盟标准中对缓冲器动态性能的量化指标。
  4. ASME A17.1-2019/CSA B44-19《Safety Code for Elevators and Escalators》 北美地区对缓冲器能量吸收效率的测试流程。

检测方法及仪器

  1. 静载试验系统

    • 设备组成:伺服液压缸(最大出力300 kN)、高精度力传感器(HBM U9B型)、激光位移计(Keyence LK-G5000)。
    • 操作流程
      • 预加载至额定载荷的10%以消除间隙。
      • 阶梯式加载至150%额定载荷,每级保持30秒。
      • 实时采集载荷-位移曲线,计算刚度系数。
  2. 冲击试验台

    • 核心装置:垂直导向轨道、电磁释放机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采样率≥10 kHz)。
    • 测试步骤
      • 将缓冲器固定在刚性基座上,调节质量块至规定高度。
      • 释放质量块触发冲击,通过压电式加速度计(PCB 352C03)记录减速度波形。
      • 采用DIC(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分析缓冲器变形场分布。
  3. 疲劳试验机

    • 设备参数:电液伺服作动器(±50 mm行程,频率0.5-5 Hz)、闭环控制系统。
    • 监测指标
      • 循环次数与压缩力关系曲线。
      • 红外热像仪(FLIR T860)检测局部温升,预测材料疲劳寿命。
  4. 环境模拟箱

    • 温控范围:-40℃至+150℃,波动度±1℃。
    • 湿度控制:10%-98% RH,用于湿热老化试验。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电梯向高速化(≥10 m/s)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缓冲器检测技术呈现以下创新:

  1.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通过ANSYS或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预测缓冲器在极端工况下的力学响应,减少物理试验次数。
  2. 在线监测系统:在缓冲器内部嵌入光纤传感器(FBG),实时监测压缩状态和剩余寿命。
  3. 新型材料评估:针对碳纤维复合缓冲器,开发专用的冲击能量测试方法。

通过上述系统的型式检验,可全面评估电梯缓冲器的安全性能,为产品设计优化和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最终推动电梯行业安全标准的持续升级。

检测标准

GB/T 17454.3-2017机械安全压 敏保护装置 第3部分:压敏缓冲器、压敏板、 压敏线及类似装置的设计和试验通则

GB/T 24538-2009坠落防护 缓冲器

HB 935-2000缓冲器

JB/T 7017-1993起重机用液压缓冲器

JB/T 12793-2016离合器 膜片弹簧 技术条件

GB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技术条件

GB 700 碳素结构钢

检测流程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

检测报告用途

产品质量控制: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相关部门查验:工商查验,市场监督管控,招投标,申报退税等

协助产品上市:产品需入驻网上商城、大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