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卷帘门型式检验技术概述
简介
防火卷帘门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消防设施,主要用于火灾发生时隔离火势蔓延,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时间。其核心功能是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完整性、隔热性和密闭性,从而有效阻挡火焰与烟雾扩散。型式检验是验证防火卷帘门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产品的全面性能测试,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型式检验不仅涵盖材料性能、结构设计,还包括极端环境下的功能验证,是产品上市前必须通过的强制性检测程序。
适用范围
防火卷帘门型式检验适用于以下场景:
- 新产品研发阶段:首次设计生产的防火卷帘门需通过型式检验以验证设计合理性。
- 材料或工艺变更:若产品核心材料(如帘面涂层、导轨金属)或制造工艺发生重大调整,需重新进行检验。
- 生产场地迁移:生产环境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需重新评估产品性能。
- 定期质量监督:根据国家规定,已上市产品需每隔一定周期(通常为3年)接受复检。
- 争议性质量判定:当产品在验收或使用中出现争议时,型式检验结果可作为技术仲裁依据。
检测项目及简介
-
耐火性能测试
- 内容:模拟火灾环境,测试卷帘门在标准时间-温度曲线下的耐火极限,包括完整性(是否出现穿透性裂缝)和隔热性(背火面温升是否超标)。
- 分级标准:根据耐火时间分为F1(≥1.5小时)、F2(≥2小时)、F3(≥3小时)等等级。
-
材料性能检测
- 帘面材料:测试无机纤维布或钢制帘片的燃烧等级、抗拉强度及耐腐蚀性。
- 导轨与卷轴:检测金属材料的熔点、硬度及高温变形量,确保其在火灾中不变形卡阻。
-
运行性能测试
- 启闭力与速度:测量电动卷帘门在额定电压下的启闭力(通常≤120N)及运行速度(≥0.2m/s)。
- 应急操作:验证断电时手动速放装置的响应时间及操作力是否符合≤150N的要求。
-
密闭性测试
- 漏烟量检测:使用烟雾发生装置和压差计,测试卷帘门闭合状态下的漏烟速率,要求≤25m³/(m²·h)。
-
耐风压性能
- 内容:模拟强风环境,测试帘面在490Pa负压下的变形量及结构稳定性,防止火灾时因风压导致密封失效。
-
耐久性试验
- 循环测试:对卷帘门进行≥2000次启闭操作,评估传动系统、电控部件的磨损情况。
检测参考标准
- GB 14102-2005《防火卷帘》 国家标准规定了防火卷帘门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是型式检验的核心依据。
- GB/T 9978.1-200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详细规定了耐火试验的升温曲线、加载条件及结果判定方法。
- 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用于帘面材料、密封条等部件的燃烧特性评估。
- GB/T 7106-200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部分检测项目(如风压测试)参考此标准执行。
检测方法及仪器
-
耐火性能测试
- 方法:将试样安装在燃烧试验炉上,按GB/T 9978.1规定的升温曲线加热,持续监测背火面温度及裂缝情况。
- 仪器:
- 燃烧试验炉:可编程控温,最高温度≥1200℃。
- 热电偶阵列:至少布置6个测温点,精度±1℃。
- 工业内窥镜:观察隐蔽部位的结构变化。
-
材料性能检测
- 拉力试验机:测试帘面材料的断裂强度(量程0-10kN,精度0.5级)。
- 氧指数测定仪:按GB/T 2406测定材料的氧指数,评估阻燃性能。
-
运行性能测试
- 测力计:数显式推拉力计(量程0-500N,分辨率0.1N)测量手动操作力。
- 激光测距仪:记录卷帘门启闭行程与时间,计算运行速度。
-
密闭性测试
- 烟雾渗透箱:内置风机和压差传感器,通过发烟剂(如液态CO2)生成标准烟雾。
- 粒子计数器:测量背火面单位面积的烟颗粒浓度,换算漏烟量。
-
数据采集系统
- 多通道数据记录仪:同步采集温度、压力、位移等参数,采样频率≥1Hz。
结语
防火卷帘门型式检验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和精密仪器,全面评估产品在火灾场景下的防护能力。随着建筑消防标准的不断升级,检测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实时监测耐火试验中的温度场分布,或通过数字孪生模型预测卷帘门的长期性能衰减。企业需密切关注标准更新动态,持续优化产品设计,以通过严格的型式检验,为建筑消防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检测标准
DB37 388-2004 特级防火卷帘
DB34T 1125-2010 防火卷帘产品市场管理要求
DB21T 1208-2003 防火卷帘与门、窗系统检验规程
GB 14102-1993 钢质防火卷帘通用技术条件
GA 386-2002 防火卷帘控制器
GA 603-2006 防火卷帘用卷门机
GB 14102-2005 防火卷帘
GB 14102-93 钢
检测流程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