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无线充电器检测报告

无线充电器检测报告

无线充电器检测需要做哪些产品的测试?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作为拥有CMA资质的综合型科研检测单位,能够参考无线充电器检测标准规范中的电压波动测试、发热量测试、电磁兼容测试、频率稳定性测试等项目进行检验测试,并出具相关测试报告。.

无线充电器检测技术解析与应用

简介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因其便捷性和安全性逐渐成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的核心功能之一。然而,无线充电器的性能稳定性、电磁兼容性及安全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设备可靠性。因此,针对无线充电器的标准化检测成为保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准入要求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检测的适用范围、核心项目、参考标准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系统阐述无线充电器检测的技术框架与实践意义。

检测适用范围

无线充电器的检测适用于以下场景:

  1. 消费电子领域: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小型设备的充电器。
  2. 工业与医疗设备:需要高可靠性供电的工业传感器、便携式医疗仪器等。
  3. 新能源汽车:车载无线充电模块的电磁兼容性及能效评估。
  4. 新兴技术验证:如远距离无线充电、多设备同时充电等创新技术的合规性测试。

检测对象涵盖不同功率等级(5W至100W及以上)和传输原理(电磁感应、磁共振、射频等)的无线充电设备,确保其符合国际及区域市场的法规要求。

检测项目及简介

无线充电器的检测主要围绕安全性、能效、电磁兼容性及功能可靠性展开,具体项目包括:

  1. 电气安全测试

    • 绝缘电阻与耐压测试:验证充电器在高压环境下的绝缘性能,防止漏电风险。
    • 接地连续性测试:确保金属外壳设备接地可靠,避免触电隐患。
    • 温升测试:评估满负荷运行时关键部件的温度变化,防止过热引发火灾。
  2. 电磁兼容性(EMC)测试

    • 辐射骚扰与传导骚扰测试:检测充电器工作时对周围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强度。
    • 抗干扰能力测试:验证充电器在外部电磁场(如Wi-Fi、蓝牙信号)下的稳定性。
  3. 效率与能量传输性能测试

    • 传输效率:测量电能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转换效率,确保符合能效标准(如欧盟ErP指令)。
    • 对齐容差测试:评估设备在位置偏移时的充电效率,模拟用户实际使用场景。
  4. 兼容性测试

    • 协议一致性:验证充电器是否支持Qi、AirFuel等主流无线充电协议。
    • 多设备协同:测试同时为多个设备充电时的功率分配与稳定性。

检测参考标准

无线充电器的检测需依据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

  1. IEC 62368-1:2018 《音频/视频、信息与通信技术设备的安全要求》——核心安全标准,涵盖电气安全与防火要求。
  2. CISPR 32:2015 《多媒体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规定无线充电器的电磁发射限值。
  3. IEEE Std 1722.1-2013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测试方法》——提供能效与传输性能的测试框架。
  4. GB/T 37140-2018 《无线充电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中国国家标准,明确能效、兼容性等指标。
  5. Qi v1.3.2 Specification 无线充电联盟(WPC)制定的协议标准,定义通信协议与功率传输规范。

检测方法及仪器

  1. 电气安全测试

    • 耐压测试仪:通过施加AC/DC高压(如3000V)检测绝缘性能,记录击穿电流。
    • 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端子与外壳间的电阻值(通常要求≤0.1Ω)。
    • 红外热成像仪:实时监测充电器内部元器件的温升分布。
  2. 电磁兼容性测试

    • EMI接收机与天线:在电波暗室中测量30MHz-6GHz频段的辐射骚扰强度。
    • ESD模拟器:模拟静电放电(±8kV接触放电),测试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3. 能效与传输性能测试

    • 功率分析仪(如Keysight N6705B):精确测量输入/输出功率,计算传输效率。
    • 位置校准平台:通过机械臂调整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相对位置,模拟偏移场景。
  4. 协议兼容性测试

    • 通信协议分析仪:解析充电器与设备间的握手信号,验证协议一致性。
    • 多通道负载模拟器:模拟多设备接入时的动态负载变化。

结语

无线充电器的检测体系是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共同产物。通过系统化的测试项目、严苛的标准要求和先进的检测手段,能够有效保障产品的安全性、能效及用户体验。未来,随着无线充电技术向高功率、远距离方向演进,检测方法需持续创新,以应对更复杂的技术挑战,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检测标准

GB/T 37687-2019: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产品用低功率无线充电器通用规范

AS 2401.1-1994:铅酸电池充电器 家用类 第1部分:有孔的电池

AS 2548.1-1998:铅酸牵引电池充电器 第1部分:有孔电池充电器 代替AS 2548:1982

AS 4044-1992:固定电池的电池充电器

AS/NZS 3350.2.29-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2.29部分:电池充电器的

检测流程

1.测试对象确定和准备:确认测试对象,进行初步检查和准备工作。对于需要采样的测试,确认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的具体安排。

2.实验方案验证: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进行确认和协商。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3.委托书签订和费用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的内容、标准、报告格式等细节。确认测试费用并按照约定进行支付。

4.试验测试执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