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L-酒石酸检测

L-酒石酸检测

L-酒石酸检测有哪些参考标准?检测方法有哪些?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依据相关检测标准,对L-酒石酸检测的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含量、比旋度、干燥失重、重金属等项目进行检验测试,一般7-15个工作日出具报告。.

L-酒石酸检测技术解析与应用指南

简介

L-酒石酸(L-Tartaric Acid)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机酸,化学名为2,3-二羟基丁二酸,分子式为C₄H₆O₆,CAS号为87-69-4。其广泛分布于葡萄、香蕉等水果中,是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原料。作为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和稳定剂,L-酒石酸在葡萄酒酿造、烘焙食品、药品包衣工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其纯度、杂质含量及理化性质直接影响下游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建立科学的检测体系至关重要。

检测的适用范围

L-酒石酸的检测需求覆盖多个行业:

  1. 食品行业:用于葡萄酒、果汁、糖果等产品的酸度控制与品质认证,确保符合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添加剂的限量要求。
  2. 制药行业:作为片剂包衣辅料或pH调节剂,需满足《中国药典》对杂质、微生物限度的严苛规定。
  3. 化工领域:在光学材料合成中,高纯度L-酒石酸是制备手性催化剂的关键,需通过痕量杂质检测保障反应效率。
  4. 进出口贸易:海关及第三方检测机构依据国际标准(如ISO、AOAC)对产品进行合规性验证,规避贸易风险。

检测项目及简介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1. 纯度与含量测定 通过定量分析主成分含量,判断产品等级(工业级、食品级、医药级)。例如,食品级L-酒石酸纯度需≥99.5%,而医药级要求更高(≥99.8%)。

  2. 杂质检测

  • 有机残留溶剂:检测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的乙醇、丙酮等溶剂,避免引发毒性风险。
  • 重金属污染:铅、砷、汞等元素需符合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的限量标准。
  1. 理化性质分析 包括旋光度(验证光学活性)、熔点(评估结晶度)、pH值(反映酸度稳定性)等指标,直接影响其在配方中的功能性。

  2. 微生物限度 依据药典要求,检测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及特定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确保原料的生物安全性。

检测参考标准

检测需遵循国内外权威标准,包括:

  • GB 1886.24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酒石酸》
  • ISO 6463:2020《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 Determination of tartaric acid content》
  • AOAC 986.13《Tartaric Acid in Wine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 **EP 10.0(欧洲药典)ChP 2020(中国药典)**中关于酒石酸的专论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原理:利用反相色谱柱分离,通过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 nm)定量分析。 仪器配置: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HPLC系统,配备ZORBAX SB-C18色谱柱(4.6×250 mm, 5 μm)。 参数: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甲醇(95:5),流速1.0 mL/min,柱温30℃。该方法可精准测定主成分含量及有机酸杂质。

  2. 气相色谱法(GC) 应用:顶空进样技术(HS-GC)结合FID检测器,检测残留溶剂。 仪器:Shimadzu GC-2030,配置DB-624色谱柱(30 m×0.32 mm×1.8 μm)。 条件: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从40℃(保持5分钟)至240℃(速率10℃/min)。

  3. 滴定法 方法:酸碱中和反应,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适用于快速测定总酸度,但无法区分L型与D型异构体。

  4.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检测元素:铅、镉、砷等重金属,石墨炉原子化技术提升检测灵敏度(检出限达ppb级)。

  5. 微生物培养法 步骤: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样品,接种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30-35℃培养5天,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FU/g)。

结语

L-酒石酸的检测技术体系融合了色谱分析、光谱学及微生物学方法,需根据应用场景选择适配方案。随着检测仪器智能化(如UHPLC联用高分辨质谱)与标准方法的迭代升级,检测效率与准确性将持续提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企业应结合自身需求,建立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质控链路,确保产品合规性与市场竞争力。

 

检测标准

 

HG/T 4406-2012 2,4-二氯氟苯

SN/T 3232-2012 进出口2,4-二氯氟苯检验方法

YY/T 0241-1996 药用中间体.2,4-二氯氟苯

 

检测流程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

 

检测报告用途

 

产品质量控制: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相关部门查验:工商查验,市场监督管控,招投标,申报退税等

协助产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