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三氯化铁点蚀试验

三氯化铁点蚀试验

三氯化铁点蚀试验有哪些参考标准?检测方法有哪些?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依据相关检测标准,对包括不锈钢、合金材料、色漆等样品的进行三氯化铁点蚀试验、缝隙腐蚀试验等检验测试,一般7-15个工作日出具报告。.

三氯化铁点蚀试验简介

点蚀(Pitting Corrosion)是金属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局部腐蚀现象,常见于含氯离子(Cl⁻)的介质中,例如海水、化工溶液或潮湿环境。由于点蚀具有隐蔽性强、穿透速度快的特点,可能对材料的结构完整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评估材料的耐点蚀性能对工程应用至关重要。三氯化铁(FeCl₃)点蚀试验是一种加速腐蚀试验方法,通过模拟高浓度氯离子环境,快速评估金属材料的耐点蚀能力,广泛应用于材料开发、质量控制和失效分析等领域。

该试验通过将试样浸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利用Fe³⁰离子的强氧化性加速腐蚀过程,观察试样表面点蚀的形貌、密度和深度,从而量化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周期短且结果直观,能够有效筛选材料或验证防护工艺的效果。

适用范围

三氯化铁点蚀试验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1. 金属材料评价:如不锈钢、铝合金、镍基合金等在含氯环境中的耐蚀性评估。
  2. 工艺优化:验证表面处理(如钝化、涂层、电镀)或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抗点蚀性能的影响。
  3. 质量控制:在制造业中,用于批量化生产的材料或零部件的耐腐蚀性能检测。
  4. 失效分析:针对实际使用中发生点蚀失效的部件,通过试验复现失效模式,分析原因。
  5. 科研领域:研究合金元素、微观组织与点蚀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需注意的是,该试验属于加速腐蚀试验,其结果与材料在实际服役环境中的表现可能存在差异,通常需结合其他测试方法(如电化学极化、盐雾试验)进行综合判断。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点蚀电位(Epit) 通过电化学方法测定材料在特定溶液中发生点蚀的临界电位,数值越高表明材料越不易发生点蚀。该参数常用于比较不同材料的耐蚀性排序。

  2. 腐蚀速率 通过失重法计算单位时间内材料的腐蚀深度(mm/a),反映材料的均匀腐蚀倾向,但需结合形貌分析区分点蚀与均匀腐蚀的贡献。

  3. 点蚀形貌分析 利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蚀坑的尺寸、密度及分布特征,评估点蚀的严重程度。

  4. 临界点蚀温度(CPT) 测定材料在特定浓度FeCl₃溶液中不发生点蚀的最高温度,常用于高合金材料(如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表征。

检测参考标准

以下为三氯化铁点蚀试验的常用国际及行业标准:

  1. ASTM G48-11(2020)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Pitting and Crevic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tainless Steels and Related Alloys by Use of Ferric Chloride Solution 该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及其合金在6% FeCl₃溶液中的试验方法,包括试验A(点蚀)和试验B(缝隙腐蚀)。

  2. ISO 15158:2014 Corrosion of metals and alloys — Method of measurement of the propensity of stainless steels and nickel-based alloys to undergo enhanced corrosion in a crevice environment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涵盖三氯化铁溶液中缝隙腐蚀与点蚀的测试流程。

  3. GB/T 17897-2016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不锈钢三氯化铁点腐蚀试验方法 中国国家标准,适用于不锈钢在35°C、6% FeCl₃溶液中的点蚀试验。

检测方法及仪器

试验步骤

  1. 试样制备 将材料加工成标准尺寸(如30×15×2 mm),表面经研磨、抛光至统一粗糙度(通常Ra≤0.8 μm),并去油清洗。

  2. 溶液配制 按标准浓度(如6% FeCl₃)配制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并调节pH值至1.3±0.1。

  3. 浸泡试验 将试样完全浸入恒温(如35°C±1°C)的FeCl₃溶液中,持续24-72小时。试验容器需密封避光以防止Fe³⁰还原。

  4. 后处理与分析 取出试样后,用软毛刷去除腐蚀产物,干燥后称重并计算失重。通过显微镜观察蚀坑,测量最大蚀坑深度及密度。

关键仪器

  1. 恒温水浴槽 用于精确控制试验溶液温度,精度需达±0.5°C。

  2. 电化学工作站 用于测定点蚀电位(如动电位极化法),配备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

  3. 金相显微镜/SEM 观察蚀坑形貌,需具备图像分析软件以量化蚀坑参数。

  4. 分析天平 精度0.1 mg,用于失重法计算腐蚀速率。

  5. pH计 校准溶液酸碱度,确保试验条件的一致性。

结语

三氯化铁点蚀试验作为经典的腐蚀评价手段,为材料开发与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然而,其试验结果受溶液浓度、温度、pH值及试样表面状态的影响较大,需严格遵循标准操作流程。未来,随着微观表征技术的进步,该试验有望与人工智能图像分析结合,进一步提升点蚀定量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检测标准

 

ASTM G48-2011 用氯化铁溶液测试不锈钢和相关合金抗点蚀和隙间腐蚀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KS D 0278-2005 使用氯化铁溶液的不锈钢点蚀与缝隙腐蚀试验方法

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检测流程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

 

检测报告用途

 

产品质量控制: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相关部门查验:工商查验,市场监督管控,招投标,申报退税等

协助产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