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冲气筛分析试验、灰分含量、pH值、吸油率试验、含水率试验、耐热性试验、木质纤维含量试验、纤维长度和直径、纤维密度、颗粒直径、颗粒长度、筛分和磨损试验、造粒剂含量、旋转黏度、松方密度、渣球含量、耐高温、抗磨耗性能试验、絮状纤维团质量含量、长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纤维直径、卷曲纤维含量等。
木质素纤维:通常指从木材中提取的纤维素纤维,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聚丙烯腈纤维: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常用于增强沥青混合料。
聚酯纤维:也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稳定性。
矿物纤维:如石棉纤维,但由于健康和环保问题,石棉纤维的应用已经受到限制。
聚合物纤维:包括多种类型的合成纤维,它们可以提供额外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絮状木质素纤维:一种天然纤维,通常来源于软木,用作沥青路面中的稳定剂。
颗粒状木质素纤维:与絮状纤维相对,颗粒状纤维具有更规则的形状和尺寸。
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虽然在沥青路面中使用较少,但在特殊应用中可能会用到。
纤维含量试验:依据JTT 533-2020标准中的附录G,进行木质纤维含量试验方法。
纤维密度测定:使用液体置换法或比重瓶法测定纤维的密度,具体方法包括附录I和附录J的试验方法。
耐热性试验:评估纤维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通常在210℃条件下加热两小时,测试质量损失,耐热性应不大于6%。
松方密度测定:松方密度是纤维在蓬松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可采用松方密度测定仪进行测定,絮状纤维松方密度应为(20-40)g/L;粒状纤维松方密度应为(400-600)g/L。
灰分含量试验:通过高温燃烧后的剩余物质量来评估纤维中耐高温涂覆材料的含量,必须控制在(18±5)%的范围内。
含水率测定:采用105℃±5℃条件下烘干两小时的方法测定纤维的含水率,含水率要求不大于5%。
吸油率试验:吸油率可用来评价纤维吸收、吸附沥青的能力,吸油率越大,纤维整体偏细;反之,纤维整体偏粗。
试验周期
检测周期一般为7-10个工作日,根据具体需求,可以提供加急服务。
JT/T 533—2020 沥青路面用纤维
DB32/T 3710-2020 玄武岩纤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DB61/T 1233-2019 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