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反应热是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是衡量物质能量变化的重要参数。在化工生产、材料研发、药物合成及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反应热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优化工艺条件、评估反应安全性及设计高效反应设备。通过精确测定反应热,研究人员可深入了解反应动力学特性、预测潜在风险(如热失控),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反应热检测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反应焓变(ΔH) 指化学反应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分为放热(ΔH<0)和吸热(ΔH>0)两类。通过测定ΔH可评估反应的能量效率,例如燃料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热稳定性分析 检测物质在特定温度范围内的热分解行为,确定其热分解起始温度(Tonset)和最大放热速率,用于筛选耐高温材料或评估化学品储存安全性。
绝热温升(ΔTad) 模拟绝热条件下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预测热失控风险。例如,锂电池电解液在高温下的分解可能导致热失控,ΔTad数据是安全设计的核心依据。
热容与相变热 测定物质在相变(如熔融、结晶)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为相变储能材料(如石蜡、水合盐)的开发提供关键参数。
ASTM E2045-1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eaction Induction Time by Thermal Analysis》 该标准规定了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反应诱导时间的方法,适用于评估化学反应的热引发特性。
GB/T 17829-2022 《化学品热稳定性测定 绝热量热法》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利用绝热量热仪测定化学品热稳定性的实验流程及数据处理方法。
ISO 11357-5:2013 《Plastics—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Part 5: Determination of Reaction Kinetics》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塑料反应动力学测定标准,适用于聚合反应或交联过程的热分析。
NFPA 704-2022 《Standard System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Hazards of Material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美国消防协会标准,要求通过反应热检测评估物质的火灾和爆炸风险等级。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绝热量热法
等温量热法
热重-差热联用(TG-DTA)
随着精密仪器与计算模型的进步,反应热检测正朝着微型化和高通量化方向发展。例如,微反应量热技术(μRC)可在微升级别反应器中实现快速热效应测定,显著缩短研发周期。此外,人工智能算法被用于预测复杂反应体系的热行为,结合实验数据构建热力学数据库,为绿色化学和智能制造提供支撑。
反应热检测技术是连接实验室研究与工业化应用的关键桥梁。通过标准化方法和高精度仪器的结合,该技术为多行业提供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放大的完整解决方案。未来,随着跨学科技术的融合,反应热检测将在新能源开发、低碳工艺优化等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GB/T 32681-2016 塑料 酚醛树脂 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法测定反应热和反应温度
BS EN ISO 1716-2018 建筑产品着火反应试验.总燃烧热的测定(热值)
BS PD ISO/TS 5660-4-2016 燃烧反应试验. 热量释放, 产生烟雾以及质量损失率. 低水平热释放的测量
ISO/TS 5660-4-2016 燃烧反应试验. 热量释放, 产生烟雾以及质量损失率. 第4部分: 低水平热释
实验室在进行反应热检测时通常需要以下仪器设备:
热流量计、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温量热仪(ITC)、爆炸量热仪、热分析仪、热导率仪、热量计、热电偶、热电堆、差式热量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仪、热膨胀仪、热分解仪、热熔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