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增塑剂组分定性分析:对样品中增塑剂混合物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限≤0.1mg/kg
增塑剂总量定量测定:测量样品中所有增塑剂化合物的总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下限≤0.5mg/kg
迁移量测定(食品接触材料):模拟食品模拟物(如乙醇、乙酸、正己烷)中增塑剂的迁移过程,按照GB31604.30标准,迁移量限量≤0.3mg/kg(特定增塑剂)
空气暴露浓度检测:监测空气中增塑剂蒸气或颗粒物中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采样流量1-5L/min,检出限≤1μg/m
水相暴露浓度分析:测定水体中增塑剂混合物的溶解态浓度,采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LC-MS/MS),检测限≤0.01μg/L
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代谢物检测:分析增塑剂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如邻苯二甲酸单酯),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LC-HRMS),定量下限≤0.1ng/mL
土壤/沉积物中残留量测定:检测土壤或沉积物中增塑剂的累积量,采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法(GC),检出限≤0.05mg/kg
暴露途径模拟实验:模拟增塑剂通过饮食、呼吸、皮肤接触等途径的暴露过程,采用体外模拟装置(如胃肠道模拟系统、皮肤渗透模型),模拟时间24-48小时
增塑剂生物有效性评估:测定增塑剂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参数,采用细胞模型(如Caco-2细胞单层模型、HepG2肝细胞模型),渗透率系数(Papp)测量范围10⁻⁶~10⁻cm/s
风险表征指数计算:基于暴露浓度和毒性数据(如参考剂量RfD、致癌斜率因子CSF),计算危害商(HQ)和致癌风险(CR),采用USEPA风险评估模型,HQ阈值≤1,CR阈值≤110⁻⁶
增塑剂降解产物分析:识别增塑剂在环境或生物体内的降解产物(如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限≤0.1mg/kg
食品接触材料:包括塑料包装(如PET瓶、PVC保鲜膜)、橡胶密封圈、纸质容器(涂塑层)、金属罐内涂层等,评估增塑剂向食品中的迁移风险
环境介质:涵盖大气(室内空气、工业废气)、水体(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农田土壤、工业场地土壤)、沉积物(河流沉积物、海洋沉积物)等,分析增塑剂在环境中的分布及暴露水平
生物样品:包括人体血液、尿液、乳汁、头发,以及动植物组织(如蔬菜、水果、肉类、鱼类),监测生物体内增塑剂代谢物残留
消费品:如儿童玩具(塑料积木、娃娃)、化妆品(香水、乳液)、个人护理品(洗发水、沐浴露)、清洁用品(洗洁精、消毒液),评估通过皮肤接触或意外摄入的暴露风险
工业产品:包括电线电缆(PVC绝缘层)、PVC管材(给排水管、燃气管)、汽车内饰材料(塑料仪表板、座椅皮革涂层)、涂料(建筑涂料、工业涂料),分析生产过程中增塑剂的释放情况
农业投入品:如塑料大棚膜(PE、PVC材质)、农药包装瓶(塑料瓶、塑料袋)、化肥包装袋,评估增塑剂对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粮食)的污染风险
医疗器械:包括输液管(PVC材质)、输血袋、医用手套(丁腈橡胶、乳胶)、手术器械包装材料,监测增塑剂向人体的暴露途径(如输液过程中的迁移)
废弃物:如塑料垃圾(矿泉水瓶、塑料袋)、电子废物(废旧电脑、手机外壳)、医疗废物(输液管、注射器),分析增塑剂在废弃物处理过程(如填埋、焚烧、回收)中的释放及环境影响
饮用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PVC管、镀锌管)、水箱(塑料水箱、不锈钢水箱)、净水器滤芯(活性炭滤芯、RO膜滤芯),评估增塑剂对饮用水的污染
职业环境:如塑料加工厂(PVC制品生产车间)、涂料生产车间、化妆品厂、玩具厂,监测职业人群(如工人)的增塑剂暴露水平(通过呼吸、皮肤接触)
儿童用品:如儿童餐具(塑料碗、勺子)、儿童纸尿裤(塑料防水层)、儿童书包(PVC材质),评估儿童通过日常使用接触增塑剂的风险
GB31604.30-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迁移量的测定
ISO18856-2005水质选定的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ASTMD7858-2013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adipate)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ISO13913-2014土壤质量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选定的邻苯二甲酸酯(DMP、DEP、DBP、DEHP)
ASTMF2013-2018测定塑料材料中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trimellitate)迁移到水性和油性食品模拟物中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30646-2014涂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ISO22030-2006环境烟草烟雾气相色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DBP、DEHP)
GB/T5009.271-2016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ASTMD6064-2019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聚合物(如PVC、PE)中增塑剂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EN14372-2004儿童用品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2048-2015玩具及儿童用品聚氯乙烯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结合气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定性能力,用于增塑剂组分的定性识别和定量分析,支持EI、CI电离模式,检测限≤0.1mg/kg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FLD)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用于高沸点、难挥发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磷酸酯)的定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体系,定量下限≤0.5mg/kg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或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用于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增塑剂代谢物(如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酯MEHP)的检测,检测限≤0.01μg/L
固相萃取仪(SPE):用于环境水样、生物样品中增塑剂的富集和净化,采用C18、HLB或silica固相萃取柱,洗脱溶剂为丙酮、正己烷,回收率≥85%,提高检测灵敏度
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用于空气中增塑剂蒸气(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定量分析,采用毛细管柱(如HP-5、DB-1),载气为氮气,检出限≤1μg/m
索氏提取器:用于土壤、沉积物中增塑剂的提取,提取溶剂为正己烷-丙酮混合液(体积比1:1),提取时间6-12小时,提取效率≥90%
加速溶剂萃取仪(ASE):采用高温(50-200℃)、高压(500-3000psi)条件,快速提取固体样品(如塑料、土壤)中的增塑剂,提取时间≤30分钟,溶剂用量少(每样品5-10mL),提取效率≥95%
顶空进样器:用于挥发性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分析,无需样品前处理,直接进样,采用平衡温度50-100℃,平衡时间10-30分钟,检测限≤0.1μg/m
自动样品前处理系统:实现样品的自动提取、净化、浓缩(如氮吹),支持批量处理(≥24个样品/批),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分析效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用于增塑剂中重金属杂质(如铅、镉、汞)的检测,确保样品纯度,采用碰撞反应池(CRC)技术,检测限≤0.01mg/kg
热重分析仪(TGA):用于测定增塑剂的挥发损失率,采用升温速率5-20℃/min,温度范围25-600℃,记录质量变化曲线,挥发损失率测量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