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视觉疲劳主观评价:通过标准化问卷评估受试者视疲劳主观感受,采用ASTMF1958-14问卷,包含眼部干涩、酸痛、视物模糊等10项指标,评分范围1(无疲劳)-5(严重疲劳)。
眼部肌电信号(EMG):采集眼部周围肌肉(如眼轮匝肌)的电活动,反映肌肉紧张度,通道数≥8,输入阻抗≥10GΩ,采样率≥1000Hz,信噪比≥80dB。
泪膜破裂时间(TBUT):测量泪膜从完整到出现裂痕的时间,评估泪膜稳定性,采用荧光素染色法,精度0.1秒,测量范围0-60秒,重复测量误差≤5%。
瞳孔变化率:监测瞳孔在视觉任务中的大小变化,反映视觉负荷,测量范围1-8mm,精度0.1mm,采样率≥60Hz,记录瞳孔直径变异系数(CV)。
视调节幅度(AMP):测量眼睛调节能力,评估近距离视物时的疲劳程度,采用推进法,测量范围0-10D,精度0.25D,重复测量误差≤0.5D。
蓝光辐射量(B1):测量光源中400-450nm蓝光的光谱辐射通量,评估光生物安全性,波长范围380-780nm,光谱分辨率≤5nm,测量误差≤3%。
闪烁频率(Flicker):测量显示设备的闪烁程度,避免视觉疲劳,采用光强传感器,测量范围0-1000Hz,精度1Hz,闪烁百分比≤5%。
眩光敏感度(GS):评估受试者对眩光的耐受能力,采用可调强度眩光光源,眩光指数范围10-30,精度1,记录受试者出现不适的眩光强度。
视觉反应时间(VRT):测量从视觉刺激出现到做出反应的时间,反映视觉疲劳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刺激类型包括文字、图形,反应时间范围10ms-10s,精度1ms,重复测量误差≤2%。
对比敏感度(CS):测量视觉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和对比度的分辨能力,评估视觉舒适度,空间频率范围0.5-32cpd,对比度范围0.5%-100%,采用正弦光栅刺激,精度5%。
防蓝光眼镜:用于减少蓝光透射的眼镜产品,评估其对视疲劳的缓解效果。
视疲劳缓解滴眼液:声称具有缓解眼部干涩、疲劳功效的滴眼液,检测其对泪膜稳定性及主观疲劳的影响。
电子显示设备:手机、电脑、平板等显示设备,评估其蓝光辐射、闪烁频率等参数对视疲劳的影响。
阅读灯:桌面阅读灯、床头灯等照明产品,检测其眩光、蓝光辐射、照度均匀度等指标。
眼贴:声称具有缓解视疲劳功效的眼贴产品,评估其对眼部血液循环及主观疲劳的改善效果。
视力矫正设备:隐形眼镜、美瞳等视力矫正产品,检测其对泪膜破裂时间及视调节幅度的影响。
汽车抬头显示(HUD):汽车前挡风玻璃显示设备,评估其眩光敏感度及视觉反应时间。
VR/AR设备:虚拟/增强现实设备,检测其闪烁频率及瞳孔变化率。
办公照明系统:办公室吊灯、筒灯等照明系统,评估其照度、色温、眩光指数等参数。
儿童学习桌灯:儿童专用学习照明产品,符合GB/T36462-2018标准,检测其蓝光辐射及视觉舒适度。
ISO15004-2:2017视觉显示终端的人类工效学要求第2部分:视觉疲劳评估。
GB/T36462-2018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
ASTMF1958-14视觉疲劳主观评价标准试验方法。
ISO20417:2019光生物安全性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IEC62471: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ISO9241-305:2008视觉显示终端的人类工效学第305部分:视觉舒适度。
GB/T26394-2011LED照明产品光生物安全检测。
ASTME1445-09眩光评价标准试验方法。
GB/T33452-2016室内照明用LED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眼动追踪系统:用于记录眼球运动轨迹及瞳孔变化,评估视觉注意力分布,采样率≥200Hz,空间分辨率≤0.5,支持头部自由运动模式,数据输出格式兼容CSV。
肌电信号采集仪:采集眼部肌肉电活动,反映肌肉紧张度,通道数≥8,输入阻抗≥10GΩ,采样率≥1000Hz,信噪比≥80dB,支持实时信号处理。
泪膜破裂时间测量仪:采用荧光素染色法测量泪膜稳定性,配备高分辨率摄像头,精度0.1秒,测量范围0-60秒,可自动识别泪膜裂痕并记录时间。
光谱辐射计:测量光源光谱辐射参数,评估蓝光辐射量,波长范围380-780nm,光谱分辨率≤5nm,测量误差≤3%,支持USB数据传输,配套软件可生成光谱分布曲线。
视觉反应时间测试仪:通过视觉刺激评估反应速度,刺激类型包括文字、图形、数字,反应时间范围10ms-10s,精度1ms,可记录错误率及反应时间分布,支持多人同时测试。
对比敏感度测试仪:测量不同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采用正弦光栅刺激,空间频率范围0.5-32cpd,对比度范围0.5%-100%,精度5%,可自动生成对比敏感度函数(CSF)曲线。
眩光敏感度测试仪:评估对眩光的耐受能力,配备可调强度眩光光源,眩光指数范围10-30,精度1,受试者通过按键反馈不适程度,设备自动记录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