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耐汗渍性能检测

耐汗渍性能检测

耐汗渍性能检测是评估材料在模拟人体汗液环境中抵抗颜色变化、强度下降及成分迁移的专业性测试,核心关注汗液成分(如氯化钠、乳酸)对材料的影响,是纺织品、皮革制品等日常用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检测项目

耐汗渍色牢度:评估材料在模拟汗液(含0.5%氯化钠、0.5%乳酸,pH5.5)作用下的颜色保持能力,测试条件为38℃浸泡4小时,采用GB/T250-2008灰度卡评级,分为1-5级(5级表示无颜色变化)。

汗渍后断裂强力保留率:测量材料经38℃汗液浸泡24小时后的断裂强力与原始强力的比值,采用电子拉伸试验机(量程0-500N,精度1%),结果以百分比表示(保留率≥80%为合格)。

汗渍后撕裂强力保留率:评估材料经汗渍处理后的撕裂强力变化,采用Elmendorf撕裂试验机(量程0-100N,精度0.5%),处理条件为38℃汗液浸泡4小时,结果为撕裂强力保留率(≥75%为合格)。

汗液成分迁移量(重金属):测定材料在pH4.3模拟汗液(含乳酸、尿素)中浸泡24小时后释放的重金属(铅、镉)含量,采用ICP-OES(检出限0.01mg/kg),符合GB/T18885-2020标准。

耐酸性汗渍性能:模拟人体酸性汗液(pH4.3,含0.25%乳酸、0.5%氯化钠)环境,测试材料经38℃浸泡4小时后的颜色变化(灰度卡≥4级)和强力损失(保留率≥75%)。

耐碱性汗渍性能:模拟人体碱性汗液(pH8.0,含0.5%碳酸氢钠、0.5%氯化钠)环境,评估材料经38℃浸泡4小时后的色牢度(≥4级)和断裂强力保留率(≥75%)。

汗渍后尺寸变化率:测量材料经38℃汗液浸泡24小时后的纵向/横向尺寸,与原始尺寸的比值,采用数显游标卡尺(精度0.01mm),结果以百分比表示(变化率≤2%为合格)。

汗渍后表面外观变化:检查材料经汗渍处理后的表面是否出现起毛、起球、腐蚀等缺陷,采用目视inspection(符合GB/T250-2008),分为1-5级(5级表示无外观变化)。

汗液渗透速率:测定模拟汗液通过材料的速度,采用静水压渗透仪(压力10kPa,温度25℃),记录30分钟内的渗透量,单位mL/cm(≤0.5mL/cmh为防水性合格)。

汗渍后水解稳定性:评估材料在汗液中的水解程度,采用FTIR(分辨率4cm⁻,波数4000-400cm⁻)分析特征官能团变化,结果为水解指数(≤10%为稳定)。

耐复合汗渍性能:模拟汗液(含0.1%油脂、0.05%灰尘)环境,测试材料经38℃浸泡6小时后的颜色变化(≥4级)和断裂强力保留率(≥70%)。

汗渍后耐干摩擦色牢度:测定材料经汗渍后的耐干摩擦能力,采用摩擦色牢度试验机(摩擦次数100次,压力9N),用沾色灰度卡评级(≥4级为合格)。

汗渍后耐湿摩擦色牢度:测试材料经汗渍后的耐湿摩擦能力,摩擦介质为蒸馏水(摩擦次数100次,压力9N),采用沾色灰度卡(GB/T251-2008)评级(≥3级为合格)。

汗液中染料迁移量:测定材料在模拟汗液中浸泡24小时后释放的染料含量,采用HPLC(检测精度0.01μg/g,柱温30℃),符合GB/T18885-2020标准(≤0.1μg/g为安全)。

检测范围

纺织品:包括服装面料(棉、麻、丝、合成纤维)、内衣、运动服、毛巾、床上用品等,直接与皮肤接触,需评估耐汗渍色牢度和强力保留率。

皮革制品:如皮鞋、皮包、皮带、皮革服装、沙发皮革等,汗液中的盐分和有机酸会导致皮革变硬、褪色,需检测耐汗渍色牢度和成分迁移。

化妆品包装:如护肤品瓶(塑料、玻璃)、化妆品罐(金属、塑料)、口红管等,接触汗液可能导致包装腐蚀或内容物污染,需测试耐汗渍性能。

手表表带:包括皮质表带、金属表带(不锈钢、钛合金)、塑料表带(硅胶、PU),长期接触汗液会导致褪色、腐蚀,需评估耐汗渍后的外观和性能。

运动器材:如健身手环、球拍握把(橡胶、塑料)、运动鞋垫(EVA、海绵)、瑜伽垫等,频繁接触汗液,需检测耐汗渍后的强力保留率和表面稳定性。

医疗器械:如手术衣(无纺布、棉)、医用手套(乳胶、丁腈)、伤口敷料(纱布、水胶体)等,需抵抗汗液中的细菌和化学成分,确保使用安全。

户外用品:如帐篷面料(尼龙、涤纶)、背包肩带(织带、皮革)、登山鞋(Gore-Tex面料)、防晒衣等,需应对汗液和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的共同作用,测试耐汗渍性能。

儿童用品:如儿童服装(棉、涤纶)、玩具(塑料、织物)、婴儿车面料(牛津布)、安抚奶嘴(硅胶)等,儿童汗液分泌旺盛,需严格检测耐汗渍色牢度和成分迁移(重金属、染料)。

汽车内饰:如座椅皮革(真皮、仿皮)、方向盘套(皮革、橡胶)、车门内饰(塑料、织物)、安全带(织带)等,长期接触人体汗液,需评估耐汗渍后的颜色变化和强度保留率。

家具面料:如沙发套(布艺、皮革)、椅子面料(仿皮、织物)、窗帘(涤纶、棉)、桌布(PVC、亚麻)等,家庭使用中可能接触汗液,需检测耐汗渍性能以保证使用寿命。

电子产品外壳:如手机壳(塑料、金属)、平板电脑保护套(硅胶、皮革)、耳机外壳(塑料、金属)等,手持设备频繁接触汗液,需测试耐汗渍后的腐蚀情况和外观变化。

首饰:如项链(黄金、银、合金)、手链(珍珠、水晶)、耳环(不锈钢、钛合金)等,接触汗液可能导致金属氧化或镀层脱落,需评估耐汗渍性能(如色牢度、腐蚀率)。

检测标准

GB/T3922-2013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的测定:规定了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的试验方法,包括模拟汗液的配制、浸泡条件、评级标准(灰度卡)。

ISO105-E04: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第E04部分:耐汗渍色牢度:国际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品,规定了酸性和碱性汗液的成分、试验步骤及色牢度评级方法。

ASTMD1595-2013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标准,用于测定纺织品在模拟汗液中的色牢度,包括酸性和碱性汗液的测试条件。

GB/T16991-2008皮革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适用于皮革制品,规定了耐汗渍色牢度的试验方法,包括汗液的配制、浸泡时间(4小时)、温度(38℃)。

ISO11640:2018皮革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国际标准,适用于皮革和毛皮制品,规定了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步骤和评级标准(灰度卡)。

ASTMD3170-2019皮革耐汗渍色牢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标准,用于测定皮革在模拟汗液中的色牢度,包括汗液的成分(乳酸、氯化钠、尿素)和试验条件。

GB/T21295-2014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规定了服装耐汗渍色牢度的最低要求(≥4级),适用于各类服装产品。

ISO20701:2019纺织品耐酸性汗渍色牢度的测定:国际标准,专门针对酸性汗液(pH4.3)的色牢度测试,适用于贴身纺织品。

ASTMD5587-2020纺织品耐碱性汗渍色牢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标准,针对碱性汗液(pH8.0)的色牢度测试,适用于户外纺织品。

GB/T8427-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工光汗复合色牢度:规定了纺织品在人工光源和汗液共同作用下的色牢度测试方法,适用于户外服装、窗帘等。

检测仪器

汗渍色牢度测试仪:用于模拟人体汗液环境,对材料进行浸泡处理,温度控制范围20-60℃(精度1℃),浸泡时间可设置0-24小时,支持酸性、碱性汗液的切换,符合GB/T3922-2013标准。

电子拉伸试验机:测量材料经汗渍后的断裂强力,量程0-1000N(精度1%),拉伸速度10-500mm/min可调,支持恒速拉伸和恒力拉伸模式,适用于纺织品、皮革等材料的强力测试。

Elmendorf撕裂试验机:测试材料经汗渍后的撕裂强力,量程0-200N(精度0.5%),采用摆锤式结构,符合GB/T3917.2-2009标准,适用于织物、皮革的撕裂强力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材料经汗渍后释放的重金属含量,检出限0.01mg/kg(精度2%),波长范围165-847nm,支持多元素同时分析,符合GB/T18885-2020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材料经汗渍后释放的有机成分(如染料、防腐剂),检测精度0.01μg/g(分辨率0.1nm),柱温控制范围20-80℃(精度0.1℃),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混合液,适用于成分迁移量测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评估材料经汗渍后的水解稳定性,分析特征官能团(如酯键、酰胺键)的峰强度变化,分辨率4cm⁻(波数范围4000-400cm⁻),支持ATR(衰减全反射)模式,适用于聚合物材料的结构分析。

摩擦色牢度试验机:测试材料经汗渍后的耐摩擦色牢度,摩擦次数0-1000次可调(精度1次),压力9N0.5N,摩擦头直径16mm(材质为羊毛或棉),符合GB/T3920-2008标准,适用于纺织品、皮革的摩擦色牢度测定。

数显游标卡尺:测量材料经汗渍后的尺寸变化,精度0.01mm(量程0-300mm),支持纵向和横向尺寸的同时测量,带有数据存储功能,适用于织物、塑料等材料的尺寸变化率测试。

静水压渗透仪:测定汗液通过材料的速率,压力范围0-50kPa(精度1kPa),温度控制25℃1℃,记录时间0-60分钟(精度1秒),单位mL/cm,符合GB/T4744-2013标准,适用于防水织物的渗透速率测试。

灰度卡(GB/T250-2008):用于耐汗渍色牢度的评级,分为1-5级(每级相差0.5级),卡片材质为耐光纸,颜色均匀,符合ISO105-A02:1993标准,是色牢度测试的必备工具。

pH计:测定模拟汗液的pH值,精度0.01pH(量程0-14pH),支持温度自动补偿(0-60℃),适用于酸性、碱性汗液的配制和验证,符合GB/T6587-2012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