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抗菌剂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通过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剂对目标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浓度,测定范围0.015~1024μg/mL,重复性误差≤5%。
抗菌谱宽度指数(ABWI)计算:基于MIC数据采用几何均值法计算抗菌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范围,指数范围0~1,数值越大表示抗菌谱越广。
微生物16S rRNA基因测序:测定微生物核糖体RNA基因序列以构建进化树,测序覆盖度≥99%,错误率≤0.1%。
耐药基因(ARGs)检测:采用PCR技术检测目标微生物中的耐药基因,检测限≤10 copies/μL,特异性≥99%。
抗菌活性时间-效应曲线:通过连续培养法记录抗菌剂作用下微生物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时间分辨率1h,检测范围10²~10⁸ CFU/mL。
进化树分支相关性分析:采用Mantel检验分析抗菌谱特征与微生物进化树分支的关联性,显著性水平P<0.05。
交叉耐药性评估:通过联合药敏试验检测抗菌剂对同一进化分支不同微生物的交叉耐药性,判断标准为部分协同、协同或拮抗。
抗菌剂选择压力分析:通过突变频率测定评估抗菌剂对微生物进化的选择压力,突变频率范围10⁻⁹~10⁻⁶,重复性误差≤10%。
系统发育信号(Phylogenetic Signal)计算:采用Blomberg’s K统计量量化抗菌谱特征在进化树上的保守性,K>1表示强保守性,K<1表示弱保守性。
抗菌谱-进化树关联强度分析:采用Procrustes分析评估抗菌谱数据与进化树拓扑结构的拟合度,拟合度指数≥0.7表示强关联。
微生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关联抗菌谱特征与微生物基因变异,关联阈值P<1×10⁻⁶,可识别潜在耐药基因。
抗菌剂靶位基因突变分析:测定微生物靶位基因(如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的突变位点,突变检测率≥98%,测序深度≥50×。
临床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物等,用于评估其抗菌谱与微生物进化的关系。
天然抗菌物质:如植物提取物、动物源抗菌肽、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分析其抗菌活性与目标微生物系统发育的相关性。
合成抗菌剂:如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磺胺类等合成药物,研究其抗菌谱的进化适应性及耐药风险。
微生物分离株:临床分离的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病毒株,用于分析耐药菌株的进化关系与抗菌谱变化。
环境微生物:土壤、水体、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探讨环境中抗菌剂压力下微生物的进化趋势及群落结构变化。
食品微生物:食品中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腐败菌,评估食品抗菌剂的作用效果与微生物进化的关联。
兽医抗菌剂:用于家畜、家禽的抗菌药物(如土霉素、氟苯尼考),分析其对动物源微生物进化的影响及跨界传播风险。
农业抗菌剂:农用抗生素(如链霉素)、杀菌剂(如百菌清),研究其对农业微生物群落进化的作用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
生物医用材料:含抗菌成分的医疗器械(如硅胶导管、钛合金植入物),评估其抗菌谱与附着微生物进化的关系及材料生物相容性。
新型抗菌剂候选物:处于研发阶段的抗菌化合物(如多肽模拟物、金属纳米颗粒),通过关联分析预测其抗菌谱覆盖范围与潜在耐药机制。
中药抗菌提取物:如金银花提取物、黄连生物碱等,分析其抗菌谱与中药活性成分及微生物进化的相关性。
ISO 20776-1:2019 临床实验室微生物学——抗菌剂敏感性测试第1部分:肉汤稀释法
GB/T 33682-2017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ASTM E2149-20 抗菌剂时间-杀菌曲线测定标准方法
ISO 11290-1:2017 食品和动物饲料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
GB/T 21315-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检测方法
CLSI M100-ED32 临床实验室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标准
ISO 16256:2012 水质——微生物对抗菌剂的耐药性测定
GB/T 19495.5-2018 转基因产品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
ASTM E1052-20 抗菌剂最小抑制浓度测定标准
GB/T 38480-2020 微生物耐药基因检测 多重PCR法
ISO 10933-1:2019 医疗器械微生物学——抗菌剂作用测定第1部分:定性方法
GB/T 22502-2008 食品中多种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ISO 20776-1:2019 临床实验室微生物学——抗菌剂敏感性测试第1部分:肉汤稀释法
GB/T 33682-2017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ASTM E2149-20 抗菌剂时间-杀菌曲线测定标准方法
ISO 11290-1:2017 食品和动物饲料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
GB/T 21315-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检测方法
CLSI M100-ED32 临床实验室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标准
ISO 16256:2012 水质——微生物对抗菌剂的耐药性测定
GB/T 19495.5-2018 转基因产品检测 实时荧光PCR法
ASTM E1052-20 抗菌剂最小抑制浓度测定标准
GB/T 38480-2020 微生物耐药基因检测 多重PCR法
ISO 10933-1:2019 医疗器械微生物学——抗菌剂作用测定第1部分:定性方法
GB/T 22502-2008 食品中多种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用于耐药基因检测,支持多重PCR反应,检测限≤10 copies/μL,荧光通道≥4个,可实现高通量基因分型。
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或生化反应法鉴定微生物种类,鉴定准确率≥95%,可鉴定≥2000种微生物,缩短鉴定时间至数小时。
高通量测序仪:用于16S rRNA基因及全基因组测序,测序读长≥150bp,单次运行数据量≥100GB,支持双向测序,提高序列拼接准确性。
酶标仪:用于MIC测定中的浊度检测,波长范围400~750nm,检测精度≤0.001 OD,支持多通道同时检测,提升实验效率。
生物安全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保护操作人员与样本免受微生物污染,符合ISO 15190:2014标准,风速≥0.5m/s,过滤效率≥99.99%。
恒温培养箱:用于微生物培养,温度范围4~60℃,温度波动≤±0.5℃,可模拟厌氧、需氧或二氧化碳培养条件,满足不同微生物生长需求。
流式细胞仪:用于微生物数量及活性分析,检测速度≥10000 cells/s,可区分活细胞与死细胞,支持荧光标记抗体检测特定微生物种群。
超低温冰箱:用于保存微生物样本,温度范围-80~-150℃,温度均匀性≤±2℃,存储容量≥500L,具备温度报警功能,确保样本活性。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用于抗菌药物残留检测,检出限≤0.1μg/kg,分辨率≥10000 FWHM,可同时检测多种抗菌剂及其代谢产物。
基因芯片分析仪:用于耐药基因全景检测,芯片包含≥1000种耐药基因探针,检测时间≤8小时,支持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提供耐药谱快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