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提取物抑制耐药菌株生长的最低浓度,检测范围0.125~512μg/mL,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以μg/mL表示。
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估提取物杀灭耐药菌株的最低浓度,以MIC值的4~8倍为判断标准,重复3次验证,结果取平均值。
抑菌圈直径:通过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量提取物对耐药菌株的抑制圈大小,直径测量精度±0.5mm,结果以mm表示。
时间-杀菌曲线:记录不同时间点提取物对耐药菌株的杀菌率,时间间隔1~24小时,活菌计数误差±10%,曲线斜率反映杀菌速度。
联合药敏试验:测定提取物与常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协同、相加或拮抗作用,采用棋盘稀释法,FIC指数≤0.5为协同,0.5~1为相加,1~2为无关,>2为拮抗。
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确定提取物抑制耐药突变株选择的浓度范围,检测范围为MIC~MBC之间的浓度区间,MSW越窄越不易诱导耐药。
生物膜抑制率:评估提取物对耐药菌株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吸光度测量范围0~2.5A,抑制率=(空白组吸光度-试验组吸光度)/空白组吸光度×100%。
胞内菌清除率:测定提取物对细胞内耐药菌株的清除效果,感染复数(MOI)为10:1,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率,清除率=(感染组阳性率-治疗组阳性率)/感染组阳性率×100%。
耐药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耐药基因(如blaCTX-M、mecA)的相对表达量,扩增效率90%~110%,结果以2^(-ΔΔCt)表示。
体外动态杀菌试验:模拟体内药物浓度变化,连续监测72小时内耐药菌株的生长情况,采样间隔2小时,采用浊度法或平板计数法记录结果。
抗菌后效应(PAE):测定提取物作用后耐药菌株恢复生长的延迟时间,药物作用时间1~2小时,PAE=试验组生长延迟时间-对照组生长延迟时间,结果以小时表示。
天然植物提取物: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酚类等天然产物,来自草本、木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部位,评估其对耐药菌的抑制活性。
微生物代谢产物:如放线菌、真菌、细菌发酵产生的抗菌物质,包括抗生素、抗菌肽、脂肽类化合物,检测其对耐药菌株的敏感性。
海洋生物提取物:海洋藻类(如海带、螺旋藻)、贝类(如牡蛎、贻贝)、鱼类(如鳕鱼、三文鱼)等提取物,分析其对耐药菌的作用效果。
中药复方提取物:中药饮片配伍后的提取物,如清热解毒类、抗菌消炎类复方,评估其对耐药菌株的协同作用。
化学合成抗菌衍生物:通过化学修饰天然抗菌化合物得到的衍生物,如黄酮衍生物、生物碱衍生物,检测其对耐药菌株的活性。
益生菌代谢提取物:益生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发酵产生的代谢物,包括有机酸、细菌素、短链脂肪酸,评估其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
纳米材料负载提取物:纳米载体(如二氧化硅、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负载的提取物,检测其对耐药菌株的靶向活性及缓释效果。
动物源天然提取物:动物组织(如肝脏、脾脏)或分泌物(如唾液、胆汁)中的提取物,包括肽类、酶类化合物,评估其对耐药菌株的敏感性。
发酵食品提取物:如酱油、醋、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发酵豆制品(如豆豉、腐乳)中的提取物,检测其对耐药菌的抑制效果。
农业废弃物提取物:农作物秸秆(如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果皮(如柑橘皮、苹果皮)、果渣(如葡萄渣、梨渣)等废弃物中的提取物,评估其对耐药菌株的活性。
化妆品提取物:化妆品中的天然抗菌成分,如植物精油、提取物,检测其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符合化妆品安全标准。
CLSI M07-A11: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适用于提取物对耐药菌株的MIC检测。
ISO 20776-1:临床实验室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标准,规定了体外药敏试验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GB/T 20929-2007:抗菌药物体外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适用于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ASTM E2313:天然产物抗菌活性测定的标准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
EUCAST guidelines: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委员会标准,提供了耐药菌株敏感性测试的最新方法和判断标准。
GB/T 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用于评估提取物对细胞内菌的影响及细胞毒性。
CLSI M100: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执行标准,规定了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和结果判断标准。
ISO 13727:化妆品抗菌活性评估的标准方法,适用于化妆品中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检测。
GB/T 34855-2017:中药提取物抗菌活性测定方法,规定了中药提取物抗菌活性的测定步骤和结果计算方法。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953: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指南,提供了耐药菌株监测的框架和方法。
CLSI M22-A3:厌氧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标准,适用于厌氧耐药菌株的敏感性检测。
微量肉汤稀释仪:用于自动化制备系列浓度的提取物溶液,支持96孔板和384孔板格式,加样体积范围1~100μL,加样精度±1%,提高试验重复性。
酶标仪:测定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吸光度变化,波长范围400~750nm,检测限0.001A,支持动力学检测模式,用于时间-杀菌曲线和MIC测定。
生物安全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保护操作人员及样品免受污染,符合ISO 14644-1 Class 2标准,用于微生物样品的接种、培养和处理。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用于检测耐药基因(如blaCTX-M、mecA、vanA)的表达水平,支持多通道(FAM、VIC、ROX、Cy5)检测,扩增效率90%~110%,检测灵敏度≤10 copies/μL。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耐药菌株的感染情况及清除率,检测速度≥10000细胞/秒,荧光灵敏度≤100MESF,支持荧光素(FITC、PE、APC)标记。
恒温摇床:模拟体内动态环境,用于时间-杀菌曲线和体外动态杀菌试验,转速范围0~3000rpm,温度范围4~60℃,温度精度±0.5℃,支持 orbital 振荡模式。
超净工作台:用于微生物样品的接种和培养,洁净等级Class 100,风速0.3~0.5m/s,采用HEPA过滤器,过滤效率≥99.99%。
高压蒸汽灭菌器:对实验器材(如试管、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灭菌,温度范围105~138℃,压力范围0.1~0.3MPa,灭菌时间15~60分钟,符合ISO 11135标准。
菌落计数器:自动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量,采用图像识别技术,计数精度±1%,支持图像存储和分析,用于MBC和PAE测定。
离心机:分离细胞和培养液,转速范围0~15000rpm,最大离心力21000×g,容量范围0.2~50mL,用于胞内菌清除率试验中的细胞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