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联合药敏协同作用评估:通过棋盘格设计测定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时的抗菌活性,计算协同指数(FIC),判断协同、相加、无关或拮抗作用,协同指数≤0.5判定为协同。
最低抑菌浓度(MIC)联合测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同时测定单药及联合用药对目标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检测范围0.001~256μg/mL,重复性误差≤1个稀释度。
杀菌曲线绘制:监测不同时间点(0、2、4、6、8、24小时)细菌存活数量变化,绘制联合用药与单药的杀菌曲线,判定杀菌速率差异,活菌计数精度±10%。
时间-杀菌曲线(TKC)分析:记录联合用药后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计算杀菌率(≥99.9%为杀菌),时间分辨率1小时,检测范围10^1~10^8CFU/mL。
协同指数(FIC)计算:根据棋盘格试验结果,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公式为FIC=(MIC甲联合/MIC甲单药)+(MIC乙联合/MIC乙单药),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抗生素后效应(PAE)测定:联合用药后去除药物,监测细菌恢复生长的时间,PAE≥1小时判定为有协同作用,检测时间范围0~24小时。
体外动态模型(IVDM)模拟:模拟体内药物浓度变化(如半衰期、峰浓度、谷浓度),测定联合用药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模拟时间24~72小时,浓度误差≤5%。
耐药突变选择窗(MSW)评估:测定联合用药时的突变选择窗宽度,判断是否抑制耐药突变株生长,MSW=MIC99~MPC(防突变浓度),单位μg/mL,检测范围0.001~1024μg/mL。
生物膜抑制作用检测: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联合用药对细菌生物膜的抑制率,抑制率≥50%判定为有效,检测范围0~100%,重复性误差≤5%。
交叉耐药性分析:测定联合用药对耐药突变株(如MRSA、ESBLs阳性菌、carbapenem-resistant菌)的抗菌活性,判断是否存在交叉耐药,检测菌株包括临床分离耐药株与标准耐药株。
联合抗真菌药物效果评估:针对念珠菌、曲霉等真菌,采用棋盘格稀释法测定联合用药的MIC值,判断协同作用,遵循CLSI M51-A标准。
临床分离菌:包括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用于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组合: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喹诺酮类与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碳青霉烯类与多黏菌素(美罗培南/黏菌素)等。
重症感染病例:败血症、肺炎、尿路感染等需要联合用药的重症患者,评估药物组合的有效性。
耐药菌监测:多重耐药菌(MDR)、广泛耐药菌(XDR)、全耐药菌(PDR)的联合药敏试验,为耐药菌治疗提供方案。
新药研发:新抗菌药物与现有药物的联合应用评估,探索协同作用,扩大新药适应症。
畜牧兽医领域:动物源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联合药敏试验,指导 veterinary 抗感染治疗。
食品微生物:食品中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志贺菌)的联合药敏试验,评估药物组合对食品污染菌的抑制效果。
环境微生物:医院污水、土壤中的耐药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研究环境中耐药菌的传播与控制。
实验室质控菌株:用于验证联合药敏试验方法准确性与重复性的质控菌株(ATCC 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2大肠埃希菌)。
免疫缺陷患者感染:艾滋病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感染,联合用药评估以提高治疗效果。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耐药结核病(如耐多药结核、广泛耐药结核)的联合药敏试验,遵循WHO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
CLSI M100-S32: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关于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包含联合药敏试验的方法与判读标准。
EUCAST E.Def 10.0: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关于联合药敏试验的定义与方法学标准。
GB/T 33662-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抗菌药物联合药敏试验方法,规定了联合药敏试验的操作步骤与结果判读。
ISO 20776-1:2020: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参考方法,第1部分:broth 稀释法,适用于联合药敏试验的稀释法操作。
CLSI M27-A4: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关于酵母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参考方法,包含联合抗真菌药物试验的要求。
EUCAST E.Def 11.0: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关于抗真菌药物联合药敏试验的定义与方法学标准。
GB/T 20715-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规范,包含联合药敏试验的操作要求。
WHO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耐药结核病治疗的指南,包含联合药敏试验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
CLSI M51-A: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关于真菌联合药敏试验的参考方法,适用于念珠菌、曲霉等真菌的联合药敏试验。
EUCAST E.Def 9.3.2: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关于结核分枝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标准,包含联合药敏试验的要求。
微量肉汤稀释仪:用于制备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稀释液,配合棋盘格设计,自动化加样,提高试验效率,加样精度≤1%,支持96孔板格式。
酶标仪:用于测定微量肉汤稀释法中细菌生长的吸光度值,波长范围400~750nm,检测限0.001吸光度单位。
细菌比浊仪:用于调整细菌悬液的浓度,符合联合药敏试验的要求,测量范围0.001~2.0麦氏单位,精度±0.01麦氏单位。
生物安全柜:用于处理 pathogenic 微生物的联合药敏试验,提供无菌操作环境,符合ISO 14644-1标准,洁净度等级Class II。
恒温培养箱:用于细菌培养,维持联合药敏试验所需的温度(如35℃±1℃),温度均匀性≤±0.5℃,容积≥100L。
菌落计数器:用于平板计数法测定联合用药后的细菌存活数量,自动计数精度≥95%,支持手动修正。
离心机:用于分离细菌培养液中的菌体,便于进行杀菌曲线分析,转速范围0~15000rpm,最大离心力≥20000×g。
超净工作台:用于制备无菌试剂与培养基,支持联合药敏试验的无菌操作,送风速度0.3~0.5m/s,洁净度Class 100。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细菌生长曲线中的吸光度值,波长精度±1nm,光度精度±0.002吸光度单位。
自动接种仪:用于将细菌悬液接种到96孔板中,配合联合药敏试验的棋盘格设计,接种量精度≤±5%,支持多通道接种。
厌氧培养箱:用于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维持厌氧环境(氧浓度≤1%),温度范围25~45℃,湿度控制50~90%。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用于检测联合用药后细菌DNA的变化,定量分析细菌生长抑制情况,检测灵敏度≤10 copies/μL,扩增效率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