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真菌根际定殖能力检测

真菌根际定殖能力检测

真菌根际定殖能力检测是评估真菌与植物根际微生态互作的关键技术,主要测定真菌在根际土壤及根系组织中的定殖量、空间分布、代谢活性及与宿主植物的共生效率,为菌根菌剂研发、生物肥料 efficacy 评价及植物-微生物共生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项目

根际土壤真菌定殖量:测定根际土壤中目标真菌的种群数量,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检测下限10²CFU/g干土,重复3次取平均值。

根系组织内真菌定殖率:计算真菌侵入根系皮层组织的比例,采用台盼蓝染色镜检法,统计100条根段的定殖率,精度±5%。

真菌菌丝密度:测量根际土壤中真菌菌丝的长度,用网格交叉法,检测范围0.1~100m/g干土,误差≤10%。

根际真菌活性:通过荧光素二乙酸(FDA)水解法测定真菌细胞的代谢活性,荧光强度检测范围10~1000RFU,重复性RSD≤8%。

真菌与根毛附着率:统计根毛表面附着的真菌孢子/菌丝比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计数200根根毛,精度±3%。

根际土壤真菌生物量: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法测定真菌特异性脂肪酸(如18:2ω6,9)的含量,检测下限0.1nmol/g干土。

真菌共生效率指数:计算菌根植物与非菌根植物的生物量比,测量植株地上部干重,误差≤5%。

根际真菌空间分布: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定位真菌在根际微域的分布,分辨率≤10μm,支持多色荧光标记。

真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根际土壤中真菌孢子的萌发能力,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统计萌发率,精度±4%。

根际真菌代谢产物含量:检测根际土壤中真菌分泌的有机酸(如草酸、柠檬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下限0.01mg/L。

真菌菌丝活力:通过四唑盐(TTC)还原法测定菌丝的呼吸活性,红色还原产物含量检测范围0.1~100μg/g菌丝,重复性RSD≤7%。

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采用JianCe基因测序法分析真菌群落组成,测序深度≥10000条/样品,覆盖度≥99%。

检测范围

菌根菌剂:包括丛枝菌根真菌(AMF)、外生菌根真菌(ECM)、内生菌根真菌等微生物菌剂产品。

生物肥料:含真菌活性成分的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等。

作物植株: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蔬菜(番茄、黄瓜、生菜)、果树(苹果、梨、柑橘)等作物的根际样品。

苗木花卉:园林苗木(法桐、国槐、雪松)、观赏花卉(月季、百合、菊花)的根系及根际土壤。

药用植物:人参、当归、黄芪、丹参、三七等药用植物的根际微生态系统。

土壤修复材料:用于重金属污染(镉、铅、铬)、有机污染(石油烃、多环芳烃)土壤修复的真菌菌剂及改良材料。

微生物接种剂: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真菌接种剂(如 Trichoderma 属、Glomus 属)产品。

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实验室构建的拟南芥-真菌、烟草-真菌等植物与真菌共生模型系统。

生态恢复工程:矿山复绿、退耕还林、湿地修复等生态工程中的根际土壤样品。

转基因植物:转抗真菌基因(如 chitinase 基因、glucanase 基因)或促生基因(如 ACC 脱氨酶基因)植物的根际真菌定殖研究样品。

林业苗木:松树、柏树、杨树等林业苗木的根际真菌定殖情况检测。

草坪草:高尔夫球场、城市绿地草坪草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析。

检测标准

ISO 11074:2012 土壤质量 - 真菌生物量的测定 - 磷脂脂肪酸分析法。

GB/T 32723-2016 微生物肥料中真菌的检测方法。

ASTM D5907-20 土壤中丝状真菌定殖量的测定 - 稀释平板法。

NY/T 2321-2013 菌根菌剂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ISO 16072:2002 土壤质量 - 根际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GB/T 20873-2007 微生物肥料检验规程。

ASTM D7322-18 植物根系中真菌定殖率的测定 - 染色镜检法。

NY/T 1971-2010 生防真菌制剂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ISO 20136:2018 土壤质量 - 真菌菌丝密度的测定 - 网格交叉法。

GB/T 38082-2019 生物肥料中功能微生物的测定。

NY/T 3486-2019 微生物菌剂中丛枝菌根真菌的检测方法。

ISO 17924:2016 土壤质量 - 真菌代谢活性的测定 - 荧光素二乙酸水解法。

检测仪器

荧光显微镜:配备UV、蓝光、绿光荧光滤镜组,用于观察根系组织中真菌的定殖情况及活性状态,分辨率≤0.2μm,支持拍照及图像分析。

高压灭菌锅:用于土壤、根系样品及培养基的灭菌处理,工作压力121kPa,温度121℃,灭菌时间0~120分钟可调,确保检测过程无杂菌污染。

恒温培养箱:用于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菌根共生体系培养,温度范围4~60℃,精度±0.5℃,支持12/12小时光周期设置,湿度控制范围40%~90%。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土壤、根系样品的干重及培养基成分,最大称量200g,精度0.001g,满足真菌生物量计算及定殖率统计需求。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UV)、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用于测定根际土壤中真菌代谢产物(如草酸、柠檬酸、几丁质酶)的含量,检测下限0.01mg/L,流速范围0.1~5mL/min,柱温箱温度范围10~80℃。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用于观察真菌在根毛表面的附着状态及菌丝形态,分辨率≤1nm,支持二次电子成像(SEI)及背散射电子成像(BSEI),加速电压0.5~30kV。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qPCR):用于定量检测根际土壤中目标真菌(如 Glomus intraradices、Trichoderma harzianum)的DNA含量,检测下限10 copies/μL,扩增效率90%~110%,支持多重PCR反应。

酶标仪:用于测定真菌活性相关的酶类(如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荧光素二乙酸(FDA)水解产物的荧光强度,波长范围400~750nm,检测精度±1%,支持96孔板、384孔板同步检测。

土壤粉碎机:用于根际土壤样品的均质处理,转速0~3000rpm,筛网孔径0.25mm、0.5mm、1mm可选,确保样品均匀性,避免真菌菌丝断裂。

离心机:用于分离根际土壤与根系组织、沉淀真菌孢子及菌丝,最大转速10000rpm,离心力12000×g,支持50mL、100mL离心管批量处理,温度控制范围4~25℃。

磷脂脂肪酸分析仪(PLFA):用于测定根际土壤中真菌生物量,分离提取磷脂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真菌特异性脂肪酸(如18:2ω6,9)的含量,检测下限0.1nmol/g干土。

荧光原位杂交系统(FISH):配备荧光显微镜及杂交仪,用于定位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空间分布,支持多色荧光标记(FITC、Cy3、Cy5),分辨率≤10μm,可识别特定真菌属种(如 Glomus、Rhizopha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