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细菌生物防治效能检测

细菌生物防治效能检测

细菌生物防治效能检测围绕生防细菌的防治效果、环境适应性及安全性等核心维度展开,通过定量测定其对靶标病虫害的抑制率、在不同环境中的存活能力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为生物防治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项目

靶标病虫害抑制率:测定生防细菌对靶标病虫害(如真菌、昆虫)的生长或繁殖抑制效果,参数包括抑制率(%,精确至0.1%)、处理时间(h/d,范围1~72 h或1~30 d)、靶标生物初始密度(个/ mL或头/株,精确至1个)。

生防细菌定殖能力:检测生防细菌在靶标植物(如叶片、根系)或环境介质(如土壤、水体)中的定殖数量,参数包括定殖密度(CFU/g或CFU/cm²,检测下限10² CFU)、定殖持续时间(d,范围7~180 d)、定殖部位(如根际、叶表)。

环境存活能力:评估生防细菌在不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pH)下的存活能力,参数包括存活率(%,精确至1%)、半存活时间(d,精确至0.1 d)、环境条件(温度范围4~40℃、湿度范围30%~90%RH、pH范围4~9)。

抗逆性指标:测定生防细菌对逆境因素(如紫外线、重金属、农药残留)的抵抗能力,参数包括紫外线耐受剂量(J/m²,范围0~1000 J/m²)、重金属耐受浓度(mg/L,范围0~100 mg/L,如铜、镉)、农药残留耐受浓度(mg/L,范围0~50 mg/L,如吡虫啉)。

产酶活性:检测生防细菌产生的抑菌酶(如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参数包括酶活单位(U/mL,精确至0.01 U/mL)、最适反应条件(温度25~40℃、pH 5~8)、酶促反应时间(min,范围10~60 min)。

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定量分析生防细菌产生的次生代谢抑菌物质(如抗生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参数包括含量(μg/mL或mg/g,检测下限0.01 μg/mL)、提取率(%,精确至1%)、化合物纯度(%,精确至0.1%)。

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评估生防细菌对非靶标生物(如有益昆虫、作物、微生物)的影响,参数包括非靶标生物存活率(%,精确至1%)、生长抑制率(%,精确至0.1%)、繁殖力影响(如产卵量减少率%,精确至1%)。

繁殖能力:测定生防细菌在培养基或自然环境中的繁殖速度,参数包括世代时间(h,精确至0.1 h)、群体增长率(d⁻¹,精确至0.01 d⁻¹)、对数生长期持续时间(h,范围6~48 h)。

与其他生防因子协同作用:检测生防细菌与其他生防因子(如天敌昆虫、微生物菌剂)的协同防治效果,参数包括协同增效率(%,精确至0.1%)、组合使用浓度(CFU/mL,范围10⁶~10⁹ CFU/mL)、协同作用类型(相加、增效、拮抗)。

货架期稳定性:评估生防细菌产品在储存条件(如常温、冷藏)下的效能保持能力,参数包括有效活菌数保留率(%,精确至1%)、货架期(月,精确至0.5月)、储存条件(温度4~25℃、湿度≤70%RH)。

移动扩散能力:测定生防细菌在环境介质(如土壤、水体)中的移动扩散距离,参数包括扩散速率(cm/d,精确至0.1 cm/d)、扩散范围(m²,精确至0.01 m²)、介质孔隙度(%,范围30~60%)。

对靶标植物促生效果:检测生防细菌对靶标植物(如番茄、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参数包括株高增加率(%,精确至0.1%)、鲜重增加率(%,精确至0.1%)、叶绿素含量(SPAD值,范围0~90,精确至1)。

检测范围

生物防治菌剂:包括细菌粉剂、液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等生防产品,检测其防治效能、稳定性及安全性。

靶标植物材料:如蔬菜(番茄、黄瓜)、水果(苹果、柑橘)、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等受病虫害侵害的植物,检测生防细菌对其的保护效果。

土壤环境介质:农田土壤、温室土壤、大棚土壤、果园土壤等,检测生防细菌在土壤中的定殖及对土传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植物叶面及果实:植物叶片(如菜豆叶、棉花叶)、果实(如草莓、葡萄)表面,检测生防细菌的存活及对叶面病虫害(如灰霉病、蚜虫)的抑制作用。

仓储环境:仓储粮食(小麦、玉米)、干果(杏仁、核桃)、药材(人参、枸杞)等,检测生防细菌对仓储病虫害(如米象、谷蠹)的防治效果。

园林及花卉植物:园林树木(如杨树、柳树)、观赏花卉(如月季、牡丹)、草坪草(如高羊茅、狗牙根)等,检测生防细菌对园林病虫害(如白粉病、红蜘蛛)的控制效果。

水产养殖环境:鱼塘、虾池、蟹池等水产养殖水体,检测生防细菌对水产病虫害(如车轮虫、水霉菌)的防治效果及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有机农业生产资料:有机肥料(如堆肥、沼肥)、有机土壤调理剂、有机育苗基质等,检测其中生防细菌的效能及稳定性。

畜禽养殖环境:畜禽粪便(猪粪、鸡粪)、养殖棚舍(鸡舍、猪舍)、垫料(稻草、木屑)等,检测生防细菌对养殖环境中病虫害(如蝇蛆、真菌)的抑制作用。

环境修复材料:用于污染土壤(如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或水体修复的生物材料(如生物炭、微生物菌剂),检测其中生防细菌的防治及修复效能。

种子包衣材料:带生防细菌的种子包衣剂(如玉米种子包衣、棉花种子包衣),检测其对种子病虫害(如立枯病、蝼蛄)的防治效果及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食用菌栽培基质:食用菌(如香菇、平菇)栽培用的培养基质(如木屑、棉籽壳),检测生防细菌对食用菌病虫害(如绿霉、菇蚊)的抑制作用。

温室栽培环境:温室蔬菜(如黄瓜、番茄)、温室花卉(如蝴蝶兰、百合)栽培环境,检测生防细菌对温室病虫害(如蚜虫、白粉虱)的防治效果及环境适应性。

检测标准

GB/T 23101-2008 微生物农药毒力测定方法

ISO 11074-2019 植物保护-生物防治剂-效能评价通则

GB/T 31737-2015 生防微生物剂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ASTM E1959-2018 生物防治剂对靶标害虫防治效果的测定方法

GB/T 20873-2007 农用微生物菌剂技术要求

ISO 20712-2017 植物保护-生物防治剂-环境安全性评价指南

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ASTM E2586-2020 生物防治剂在土壤中定殖能力的测定方法

GB/T 38082-2019 生物防治菌剂防治作物病害效果评价技术规程

ISO 18416-2015 植物保护-生物防治剂-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测定方法

GB/T 27623-2011 农用微生物菌剂保质期测定方法

ASTM E3021-2021 生物防治剂对植物生长促进效果的测定方法

检测仪器

菌落计数器:用于对生防细菌菌落数量进行自动计数,功能包括菌落大小分类(范围0.1~10 mm)、CFU/mL或CFU/g计算(准确率≥95%),支持图像存储(分辨率1200×800)。

恒温恒湿培养箱:提供稳定的温度(范围4~40℃,精度±0.5℃)和湿度(范围30%~95%RH,精度±5%RH)环境,用于生防细菌的培养、环境存活能力测试及货架期稳定性评估。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生防细菌培养液的吸光度(OD值范围0~2.0,精度±0.001),用于定量分析细菌生长量,辅助计算抑制率、存活率及产酶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离并定量分析生防细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如抗生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参数包括检测下限(0.01 μg/mL)、分离度(≥1.5)、流速范围(0.1~5.0 mL/min,精度±0.01 mL/min),支持多组分同时测定。

荧光显微镜:用于观察生防细菌在靶标植物(如根系、叶片)或环境介质(如土壤、水体)中的定殖情况,功能包括荧光标记检测(激发波长488 nm,发射波长525 nm)、细胞计数(精度±5%)、图像叠加(多通道荧光)。

生物反应器:模拟自然环境条件(如温度、搅拌速率、溶解氧浓度),用于生防细菌的规模化培养及抗逆性测试,参数包括搅拌速率(0~500 rpm,精度±10 rpm)、溶解氧浓度(0~10 mg/L,精度±0.1 mg/L)、pH范围(4~9,精度±0.05)。

昆虫行为测定仪:评估生防细菌对靶标昆虫(如蚜虫、菜青虫)的行为影响(如取食、产卵、爬行),功能包括视频记录(分辨率1920×1080,帧率30 fps)、行为事件标记(精确至0.1 s)、数据统计(如取食时间、产卵量)。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仪: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生防细菌对土壤中非靶标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参数包括OTU(操作分类单元)数量(≥1000)、群落相似度(Bray-Curtis指数,精度±0.01)、物种丰度(Shannon指数,范围1~10,精度±0.1)。

植物生长分析仪:用于测定生防细菌对靶标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参数包括株高(范围0~200 cm,精度±0.1 cm)、鲜重(范围0~1000 g,精度±0.1 g)、叶绿素含量(SPAD值,范围0~90,精度±1),支持多植株同时测量(最多10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