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休止角测量:测定集渣剂在自由堆积状态下的最大角度;检测参数:角度范围30°-60°,测量精度±0.5°,重复性误差1%以内。
堆积密度测试:评估集渣剂在标准条件下的体积密度;检测参数:密度值0.5-2.0 g/cm³,测试方法一致性满足±3%偏差。
流动性指数分析:量化集渣剂的流动性能;检测参数:流动时间5-30秒,流动性等级分级标准,误差范围±0.5秒。
粒径分布测定:分析颗粒大小分布特征;检测参数:平均粒径20-200 μm,分布宽度D10-D90值,变异系数5%以内。
水分含量检测:测量样品中水分百分比;检测参数:水分范围0.1%-5.0%,检测精度±0.05%,干燥温度105°C。
化学成分分析:确定主要元素组成;检测参数:SiO2含量40%-80%,CaO含量10%-50%,微量元素限值0.01%-1.0%。
熔点测试:评估熔化温度特性;检测参数:熔点值800°C-1500°C,加热速率10°C/min,熔化区间记录。
反应性评估:测试与熔融金属的交互作用;检测参数:反应时间1-10分钟,渣层厚度0.5-5.0 mm,氧化率变化±2%。
残留渣量测定:量化使用后残余物;检测参数:残留百分比0.5%-10.0%,重量损失精度±0.1g,渣量分布分析。
环境稳定性检验:验证储存条件影响;检测参数:湿度响应范围30%-90%RH,温度稳定性-20°C至50°C,性能变化率±3%。
静态休止角对比:区分静止与动态堆积角度;检测参数:静态角度30°-45°,动态角度25°-40°,角度差计算±1°精度。
粘附性测试:评估颗粒间粘附程度;检测参数:粘附力0.1-5.0 N,脱落率测量,重复测试间隔10次。
钢铁铸造用集渣剂:适用于钢铁熔炼过程除渣操作。
铝铸造专用集渣剂:针对铝熔炼环境设计。
铜合金除渣剂:适配铜基合金铸造需求。
镁合金集渣剂:用于镁熔炼渣层控制。
砂型铸造覆盖剂:配合砂型工艺防止氧化。
压铸过程除渣剂:优化压铸成型效率。
连续铸造保护剂:在连续浇铸中减少渣夹杂。
感应炉集渣剂:针对感应熔炼炉应用。
电弧炉除渣剂:适配电弧熔炼操作。
精炼过程覆盖剂:用于金属精炼阶段渣处理。
高温合金铸造剂:适配镍基或钛合金熔炼。
回收金属除渣剂:针对废金属重熔过程。
ASTM B527:标准测试方法用于金属粉末休止角测定。
ISO 4324:表面活性剂流动性测量规范。
GB/T 1479:金属粉末堆积密度测试标准。
GB/T 5162:金属粉末流动性评估方法。
ISO 3953:金属粉末表观密度测定标准。
ASTM E11:试验筛规格与使用方法。
ISO 9277:颗粒尺寸分析流动性测定指南。
GB/T 20973:铸造用除渣剂通用技术条件。
ISO 13320: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ASTM D7348:堆积特性标准测试规程。
休止角测量仪:用于精确测定粉末堆积角度;具体功能:自动记录休止角值,集成角度传感器,精度±0.5°,适用于自由堆积模拟。
粒度分析装置:测量颗粒尺寸分布;具体功能:采用激光衍射技术,分析粒径范围1-1000 μm,输出D50值,确保分布均匀性评估。
水分测定设备:检测样品湿度含量;具体功能:基于热重分析法,设定105°C干燥,测量精度±0.05%,监控水分影响流动性。
高温熔炼模拟炉:测试高温反应性能;具体功能:模拟铸造环境,温度范围500°C-1600°C,记录熔点及反应时间,评估渣层形成。
电子天平:精确称量样品质量;具体功能:量程0.001g-1000g,精度±0.0001g,用于密度计算和残留渣量测定。
流动性测试仪:评估流动速率;具体功能:通过漏斗流出法,测量流动时间,精度±0.1秒,确定流动性指数。
显微镜系统:观察颗粒微观形态;具体功能:放大倍率100-1000倍,分析表面结构,关联休止角变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