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一次性卫生棉条检测

一次性卫生棉条检测

一次性卫生棉条检测围绕安全性、卫生性及使用性能展开,涵盖吸收能力、渗透速度、pH值、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关键项目,依据国家及国际标准,通过专业仪器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确保符合卫生用品安全要求。.

检测项目

吸收量:衡量卫生棉条吸收经血的能力,按照GB/T 8939-2018规定的方法,将卫生棉条浸入模拟经血中,取出后称量,计算最大吸收量,单位g,偏差不超过±5%。

渗透性能:评估经血通过卫生棉条表层进入内部的速度,采用ASTM F1362-19方法,测量模拟经血从接触棉条表面到完全渗透的时间,单位s,要求≤30s。

pH值:反映卫生棉条的酸碱程度,避免刺激皮肤,用pH计测量卫生棉条浸出液的pH值,范围为4.0~8.0(GB 15979-2002)。

荧光增白剂:检测是否含过量荧光增白剂,防止对皮肤造成伤害,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420nm,限量符合GB/T 27741-2011。

重金属含量(铅、镉):检测有害重金属的残留量,保障使用安全,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按照GB 5009.12-2017、GB 5009.15-2014标准,铅≤0.5mg/kg,镉≤0.1mg/kg。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评估卫生棉条的卫生状况,防止微生物污染,依据GB 15979-2002,采用平板计数法,菌落总数≤200cfu/g。

微生物指标(大肠杆菌):检测是否存在致病性大肠杆菌,按照GB 15979-2002,采用发酵法,不得检出。

断裂强度:衡量卫生棉条的抗断裂能力,防止使用时破损,用拉力试验机测试棉条纵向断裂时的最大力,单位N,要求≥10N(GB/T 8939-2018)。

崩解时间:评估卫生棉条在体内的崩解速度,避免残留,采用崩解仪,按照YY/T 0330-2016,崩解时间≤30min。

残留溶剂(苯、甲苯):检测生产过程中残留的有害溶剂,用气相色谱仪,依据GB/T 5009.78-2016,苯≤0.1mg/kg,甲苯≤0.2mg/kg。

甲醛含量:检测甲醛残留量,防止刺激呼吸道及皮肤,用甲醛测定仪,按照GB/T 2912.1-2009,甲醛含量≤15mg/kg。

检测范围

普通型一次性卫生棉条:适用于日常轻度经血量的女性使用,结构为圆柱状,外层包裹透气材料。

量多型一次性卫生棉条:针对经血量较大的时段设计,吸收量高于普通型,通常为10~15g。

有机棉一次性卫生棉条:采用有机棉原料制成,不含化学添加剂,适合敏感肌肤人群。

内置式卫生棉条:需放入阴道内使用,依靠自身吸收能力保持经期卫生,分为指入式和导管式。

指入式卫生棉条:通过手指将棉条推入阴道,操作简便,适合熟悉使用方法的女性。

导管式卫生棉条:借助塑料或纸制导管辅助放入,减少手指接触,适合新手或对卫生要求较高的用户。

夜用型一次性卫生棉条:长度较长,吸收量更大,适合夜间睡眠时使用,防止侧漏。

日用型一次性卫生棉条:长度较短,吸收量适中,适合白天活动时使用,佩戴舒适。

含香味一次性卫生棉条:添加香精改善气味,需检测香精是否符合食品级标准,避免过敏。

医用级一次性卫生棉条:用于医疗场景(如产后),要求更高的卫生标准,微生物指标更严格。

检测标准

GB/T 8939-2018《卫生巾(含卫生护垫)》:规定了卫生巾(含卫生护垫)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适用于一次性卫生棉条的物理性能检测。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微生物学指标、理化指标、卫生要求及检验方法,是卫生棉条卫生安全性的核心标准。

ISO 11948-1:2017《女性卫生用品 第一部分:吸收性卫生棉条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国际标准,涵盖吸收性卫生棉条的性能要求(如吸收量、渗透速度)及相应的测试方法。

ASTM F1362-19《一次性吸收性卫生棉条的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规定了卫生棉条渗透性能、吸收量等项目的测试方法。

GB/T 28004-2011《纸尿裤和卫生棉条用高吸收性树脂》:规定了高吸收性树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适用于卫生棉条内芯材料的检测。

ISO 22610:2018《纺织品 婴儿和儿童纺织品的安全要求》:国际标准,涉及纺织品中的重金属、甲醛等有害物限量,适用于卫生棉条外层织物的检测。

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规定了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卫生棉条中铅含量的检测。

GB/T 5009.78-2016《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规定了食品包装用原纸中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卫生棉条包装材料的残留溶剂检测。

ASTM D7319-18《卫生棉条渗透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美国标准,详细规定了卫生棉条渗透速度的测试步骤及要求。

GB/T 2912.1-2009《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一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规定了纺织品中甲醛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卫生棉条甲醛含量的检测。

检测仪器

电子天平:用于精确称量卫生棉条吸收前后的质量,计算吸收量,精度为0.001g,符合GB/T 8939-2018对称量精度的要求。

渗透仪:模拟经血接触卫生棉条的场景,测量渗透时间,采用ASTM F1362-19规定的装置,时间分辨率为0.1s。

pH计:用于测量卫生棉条浸出液的pH值,评估酸碱程度,精度为0.01pH单位,符合GB 15979-2002的测试要求。

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卫生棉条中的荧光增白剂含量,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420nm,限量符合GB/T 27741-20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卫生棉条中的重金属(如铅、镉)含量,采用石墨炉原子化法,检出限为0.01mg/kg,符合GB 5009.12-2017。

微生物培养箱:用于微生物指标的培养,温度控制在36℃±1℃,湿度≥90%,符合GB 15979-2002对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的培养要求。

拉力试验机:测试卫生棉条的断裂强度,采用纵向拉伸方式,加载速度为50mm/min,记录最大断裂力,单位N,符合GB/T 8939-2018。

崩解仪:模拟体内环境,测试卫生棉条的崩解时间,水温为37℃±1℃,搅拌速度为100rpm,符合YY/T 0330-2016。

气相色谱仪:检测卫生棉条中的残留溶剂(如苯、甲苯),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出限为0.05mg/kg,符合GB/T 5009.78-2016。

甲醛测定仪:测量卫生棉条中的甲醛含量,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波长为412nm,检出限为0.1mg/kg,符合GB/T 2912.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