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煤炭灼烧失重率检测

煤炭灼烧失重率检测

煤炭灼烧失重率检测是煤质分析的核心环节,通过高温灼烧过程测量样品质量损失比例,评估挥发分、水分和灰分含量。专业检测要点涵盖样品研磨粒度、灼烧温度精确控制、恒重操作及质量损失计算,确保数据准确性和重复性。.

检测项目

灼烧失重率:测量煤样在高温灼烧后质量损失百分比。灼烧温度815°C,灼烧时间1小时,质量损失范围0-100%。

水分含量:测定煤中外在和内在水分含量。干燥温度105-110°C,干燥时间1-2小时,检测精度0.1%。

灰分含量:分析灼烧后残留无机物百分比。灼烧温度815°C,灼烧时间1小时,残留物质量检测。

挥发分含量:量化加热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质比例。加热温度900°C,加热时间7分钟,质量损失测量。

固定碳含量:计算煤中非挥发性碳组分。基于灰分和挥发分数据,计算范围50-90%。

总硫含量:检测煤中硫元素总量。燃烧后二氧化硫吸收法,检测限0.01%。

发热量:测定煤的燃烧热值。氧弹热量计法,热值范围5000-7500kcal/kg。

碳含量:分析煤中碳元素百分比。元素燃烧法,检测精度0.5%。

氢含量:测定煤中氢元素比例。高温燃烧法,检测范围1-6%。

氧含量:计算煤中氧元素含量。差减法,基于碳、氢、氮数据。

氮含量:量化煤中氮元素百分比。凯氏定氮法,检测限0.1%。

氯含量:检测煤中氯离子浓度。高温水解滴定法,精度0.01%。

检测范围

动力煤:发电厂燃烧用煤,评估热值和灰分特性。

炼焦煤:焦化工业原料,监测挥发分和硫含量。

无烟煤:高碳低挥发分煤种,分析固定碳和发热量。

褐煤:低阶高水分煤,测定水分和灼烧失重率。

煤粉:研磨细煤粉,用于燃烧系统,检测粒度分布和灰分。

煤浆:水煤浆燃料,分析固体含量和灼烧特性。

焦炭:煤焦化产品,评估残留灰分和固定碳。

煤化工原料:煤制气或液体燃料原料,监控挥发分和硫分。

电厂燃煤:火力发电燃料,检测热值和环境污染物。

钢铁冶炼用煤:高炉还原剂,分析灰分熔点。

民用取暖煤:家庭能源,评估易燃性和残留物。

碳素材料:煤基碳素产品,检测碳含量和杂质。

检测标准

ASTM D3174 JianCe Test Method for Ash in the Analysis Sample of Coal and Coke。

ISO 1171 Solid mineral fuels — Determination of ash。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ASTM D3173 JianCe Test Method for Moisture in the Analysis Sample of Coal and Coke。

ISO 562 Hard coal and coke —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matter。

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ASTM D5865 JianCe Test Method for Gross Calorific Value of Coal and Coke。

ISO 1928 Solid mineral fuels — Determination of gross calorific value。

GB/T 476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ISO 29541 Solid mineral fuels — Determination of total carbon, hydrogen and nitrogen content。

GB/T 3558 煤中氯的测定方法。

ISO 332:2013 Solid mineral fuels —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content。

检测仪器

高温马弗炉:提供可控高温环境,用于灼烧样品测定灰分和失重率。

精密电子天平:测量样品质量变化,精度0.0001g,支持失重率计算。

恒温干燥箱:去除样品水分,温度范围50-200°C,确保水分含量检测准确性。

氧弹热量计:测定煤的发热量,热量范围0-10000kcal,通过燃烧反应测量热值。

元素分析仪:量化碳、氢、氮元素含量,检测限0.01%,基于燃烧气体分析。

硫含量测定仪:检测总硫浓度,采用红外吸收法,测量范围0-10%。

烟气分析系统:监测燃烧过程气体排放,用于污染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