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金属材料渗透检测

金属材料渗透检测

金属材料渗透检测是通过渗透剂毛细作用使表面开口缺陷显现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铸件、锻件、焊接件等金属材料表面的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是金属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检测项目

渗透剂性能检测:检测渗透剂的渗透能力、荧光亮度(荧光渗透剂)或颜色强度(着色渗透剂),荧光渗透剂荧光亮度≥3000cd/m²,着色渗透剂颜色强度(红度值)≥40

显像剂性能检测:检测显像剂的吸附能力、颗粒大小,显像剂颗粒直径≤10μm,吸附效率≥90%

表面预处理效果检测:检测被检表面的清洁度,表面油污残留量≤5mg/m²,水分残留量≤0.5%

缺陷显示评定:对渗透检测后出现的缺陷显示进行定性(裂纹、气孔等)和定量(长度、宽度)评定,缺陷长度测量精度±0.1mm,宽度测量精度±0.05mm

渗透时间验证:检测渗透剂在被检表面的停留时间,渗透时间误差≤±5%(按标准要求的时间)

水洗效果检测:检测水洗后被检表面的渗透剂残留量,残留量≤1mg/cm²

干燥效果检测:检测干燥后被检表面的水分或溶剂残留量,水分残留量≤0.3%,溶剂残留量≤0.1%

荧光渗透剂残留检测:检测荧光渗透剂在被检表面的残留荧光,残留荧光强度≤100cd/m²(在紫外线灯下观察)

着色渗透剂残留检测:检测着色渗透剂在被检表面的残留颜色,残留颜色(红度值)≤10

对比试块性能检测:使用标准对比试块(如铝合金试块、钢试块)检测渗透检测系统的综合性能,试块上人工缺陷(如0.1mm宽、1mm深的裂纹)的显示率≥95%

渗透剂粘度测定:检测渗透剂的运动粘度,运动粘度范围(20℃)5~20mm²/s,粘度误差≤±1mm²/s

显像时间测定:检测显像剂在被检表面的停留时间,显像时间误差≤±10%(按标准要求的时间)

检测范围

铸件:包括铸铁、铸钢、铝合金铸件等,检测其表面的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锻件:包括钢锻件、铜锻件、钛合金锻件等,检测其表面的锻造裂纹、折叠等缺陷

焊接件:包括电弧焊、氩弧焊、气焊等焊接件,检测其焊缝表面的裂纹、未熔合、咬边等缺陷

热处理件:包括淬火件、回火件、渗碳件等,检测其表面的热处理裂纹(如淬火裂纹)

机械加工件:包括车削件、铣削件、磨削件等,检测其表面的加工裂纹(如磨削裂纹)

压力容器:包括锅炉、储罐等,检测其表面的开口缺陷,防止介质泄漏

航空航天零件:包括飞机发动机叶片、起落架零件、卫星结构件等,检测其表面的疲劳裂纹、腐蚀裂纹等

汽车零件:包括发动机缸体、曲轴、连杆等,检测其表面的铸造缺陷、加工缺陷等

船舶零件:包括船体结构件、螺旋桨、阀门等,检测其表面的腐蚀裂纹、焊接缺陷等

电力设备:包括发电机转子、变压器外壳、输电线路铁塔等,检测其表面的裂纹、磨损等缺陷

检测标准

ASTM E165-2021:荧光和着色渗透检测标准方法

ISO 3452-1:2021: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

ISO 3452-2:2021:渗透检测第2部分:荧光渗透检测方法

ISO 3452-3:2021:渗透检测第3部分:着色渗透检测方法

GB/T 15822-200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

GB/T 15822.2-200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2部分:荧光渗透检测

GB/T 15822.3-2005: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3部分:着色渗透检测

GB/T 23907-2009: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用试块

ASTM E433-2020:渗透检测材料性能测试标准方法

ISO 3452-5:2021:渗透检测第5部分:渗透剂和显像剂的检验

检测仪器

荧光渗透检测系统:由渗透剂施加装置、显像剂施加装置、紫外线灯组成,用于荧光渗透检测,紫外线灯波长365nm,辐照度≥1000μW/cm²(距离150mm处)

着色渗透检测系统:由渗透剂施加装置、显像剂施加装置、白光光源组成,用于着色渗透检测,白光光源照度≥1000lx(距离500mm处)

渗透剂粘度计:用于测量渗透剂的运动粘度,测量范围1~100mm²/s,测量精度±1%

显像剂颗粒分析仪:用于分析显像剂的颗粒大小,测量范围0.1~100μm,分辨率0.01μm

紫外线强度计:用于测量紫外线灯的辐照度,测量范围10~10000μW/cm²,测量精度±2%

白光照度计:用于测量白光光源的照度,测量范围10~10000lx,测量精度±2%

缺陷测量显微镜:用于测量缺陷的长度和宽度,放大倍数10~100倍,测量精度±0.01mm

渗透时间计时器:用于控制渗透剂的停留时间,计时范围0~999分钟,计时精度±0.1分钟